3)第一百二十一章 马基雅维利的书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的人。

  会思考的人就会抵抗,一个会思考的人可以唤醒一群人,一群会思考的人便足以动摇统治。若是如此,孙可望执政的合法性将不复存在!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孙可望不想再走三百年的王朝周期,但若是不能推翻满清的统治,那或许就不只是三百年,更不止是一个王朝了!

  这是一个相当矛盾的事实,以弱对强,孙可望要打赢这场战争,就得集权,就得国富民穷,就得压榨普通百姓,优待军户,形成特权阶层。

  但这样一个刚开始令行禁止,高效,执行力极强的政权,很快就会因为缺乏反对派的声音,缺乏制衡而变得臃肿,反动,成为少数特权阶级的吸血盘。这不是孙可望心眼坏,而是无数历史已经证明的客观规律,是“势所必然”,是人性,千古不变之人性!

  所以,所谓文字狱,所谓只允许一种思想存在,宣扬尊奉某种思想永远正确,不接受任何质疑与反驳,所谓文学艺术的全方位衰落,思想哲学的持续倒退,是封建集权之国家所必然之结果,没有例外!

  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让他人或者周围环境按照自己理念运行的念头,特别是当一个人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时候,更加容不得任何异端。

  可一个人能对多少次呢?个人的正确性相对于世界的复杂实在是渺小得可怕,特别是依靠着以往数次关键时候的正确,想要变得“伟大”的时候,这种毋庸置疑的念头更是一剂春药,足以毁灭所谓的初心和理想!

  或许,只有那些真正做到了放弃这种伟大的念头,放弃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权力,允许别的,反对的声音出现,才是真的“伟大”,于国于民,才是千古!

  而不是,在自传中,在论述总结中,口口声声......可所作所为,却南辕北辙......孙可望并不愿意冒着子孙后代全部死绝的风险,也不想逆历史的潮流,只是步前人的后尘,建立所谓的孙家王朝。

  他要做皇帝,是因为这个时代,但不并意味着他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三百年后,在菜市场被砍头。

  威权独裁是一把利剑,今日能杀满清鞑子,明日便能杀治下百姓,后日就能杀了自己!任何独裁政治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分不开,权力永远只对它的来源负责!任何制度的障眼法,宣传的障眼法,都无法掩盖封建王朝的本质!

  孙可望想要的是子孙后代永远富贵,延续千万年!而作为后世来的人,他知道谁成功了,也知道要怎么做,才能保证这一点!

  为此,他必须做出改变,必须在击败满清之后,放弃一部分权力,以避免历史再度轮回。所以当他得到了马基雅维利的两本著作之时,才会如此激动!

  当然,这是一项极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