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3章 丝丝入扣_权路风云第326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背景的情况下,升到副省级的位子,着实不简单。

  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并不代表着他没有任何背景,官场中的升迁是门学问,重要的是被伯乐现。官场中从来不缺少千里马,但却少有伯乐出现。崔勇的才能在十年前得到了贵西省老省委书记的认可,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伯乐,否则,他也许就会在那个县级市长的位子上退下来,终生享受处级待遇,或者退休前提半级。

  华夏的官场很复杂,表面上看视才若渴,但内部人都清楚,要想在仕途中平步青云,最重要的并不是才能,甚至可以说才能在公务员体系中实在无足轻重。那么有人要问最重要的升官法宝是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赏识和机遇,碰到大展拳脚的机会,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两点看似是一点,但这两点完全不能融合在一起。一但得到领导的器重,那么机遇不机遇就变得不重要了,甚至有些机遇可以人为的培养,没机遇也可以变得有机遇。这可以说是华夏官场特色了。

  这样一来,往往会引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好坏,有些马是千里马,得到好的伯乐的赏识,那么一拍而就,共创辉煌。但如果伯乐与千里马都不是很优秀,伯乐本身不怎么样,看上的马又是劣马,那两者也许就会沦为官场中的害群之马,沆瀣一气,腐化大众了。典型的例子,赏识崔勇的老省委书记慧眼识才,是好的伯乐,崔勇也是一匹千里良驹;但崔勇接下来现的李正,那就是看花了眼,崔勇没能看透李正的人品,而李正本身又作风不良,满肚子阴谋诡计。要不然,接下来也就不会生现在的事情。

  多年以前,崔勇身为贵宁市下辖市和阳市的市长时,正是计划经济的末期,国家已经有了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初步打算。就在改革开放的方针还没有完全实行时,崔勇便在和阳率先提出了私有化经济的言论,当时还被批为了左倾路线,被上级批评,险些丢了官帽子。但是随后改革开放的大风吹来,中小企业、私有化经济体逐渐形成,验证了崔勇之前的正确展观。老省委书记当即认识到他的能力和水平,立刻提他为和阳市的市委书记。崔勇任职和阳市期间,使小小的和阳市的工业基础展领先全省。

  之后,崔勇被破格提拔为贵宁市副市长,主管经济工作,随着国内土改、房改,商品房开热潮的到来,崔勇又敏锐地现城市基础建设对展的重要性,他在贵宁市大兴土木,大胆计划了贵宁市南大街片区的改造工程。那时候他认识了建筑商人安保全,之后又把曾经最信任的部下李正调到贵宁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的位子,用来帮助自己操作南大街的改造工程。从此,他埋下了祸根,这两个人断送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