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0章 飞蛾扑火_极品权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海,东江省第三大城市,位于省东南部,濒临东海,典型的沿海港口城市。

  不过,温海的资源相当匮乏,之所以能引起世人的关注,还是因为这里的私营经济相当发达。

  改革之前,温海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恶水,空气里充满了贫穷与饥荒,但在全面开放后,温海的私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令人侧目,在没动用国家多少资源和政策扶持的情况下,经济指数急速攀升,至于温海商人,被广泛称为东方的犹太人

  这些温商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精明、圆滑、敢冒险、会吃苦,逐渐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声名鹊起,有海外媒体声称,温海人敏锐的经商嗅觉,让他们在商机把握上总是能先行一步。

  宁立忠莅临温海市以后,在市委主要领导的陪同下,陆续走访了温海的各大企业和社区。

  其中,宁立忠重点考察了刚遭过重创的皮革行业,虽然那些企业负责人大多谨言慎行的,但陈明远看得出来,他们对宁立忠很是抵触,毕竟就是这位省委书记,一把火烧毁了整个温海皮革业的招牌。

  宁立忠也没多说什么,指导了一些整顿和改良措施以后,就返回了酒店。

  “走访了两天,对这座城市有什么感观?”

  把人都打发走以后,宁立忠坐在沙发上静静品茗,随口问了一句。

  陈明远想了一下,简明扼要道:“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穷山恶水多刁民

  宁立忠哑然而笑:“说说看。”

  “也不是说这里的民风不好,只是通过这两天的观察,这座城市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这里的人,对于金钱的执着远超想象,为了赚到钱,什么都敢尝试。”

  说着,陈明远想起了在一户人家走访的经历。

  一家四口人,丈夫出去拉货,妻子和两个孩子挤在狭窄残破的民房,每天从早到晚,机械般的用手工制作服装标牌,当时宁立忠问做一个标牌可以得到多少,那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妇人回答说是一分。

  起初陈明远还以为他们是贫困户,为了生计才出卖廉价劳动力,谁知后来村支书用很轻松的口吻说他们家的存款至少有十几万了,据说攒足二十万,就要去承包商场。

  听到这句话,包括陈明远在内的省委官员纷纷咂舌。

  “差不多说到点子上了。”

  宁立忠放下茶杯,缓缓道:“你应该听说过温海模式吧,温海人为了赚钱,吃苦耐劳的特点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当年这里就是穷乡僻壤,资源少、耕地少、基础设施差,但就是这么一穷二白的地方,走出来一大批的东方犹太人,概括起来,就是穷则思变。”

  陈明远点点头,和范云习提过的小狗经济大致相同。

  “不过这种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像那些伪劣皮鞋就是一个例子。”宁立忠叹息道:“人啊,**一旦不加以节制和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