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五章 辽西起风云_恶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自家兄弟夏侯兰被吕布所俘,只怕已经……

  所以,赵云是坚决不同意去朔方。

  哪怕公孙瓒在临死前告诉他,不要去责备董卓,可赵云的心里,总是有一个疙瘩。

  公孙范盛情挽留,赵云在犹豫了一番之后,就选择留在令支。

  辽西毗邻辽东鲜卑,留在这里,虽不一定能实现公孙瓒对赵云的全部期望,但至少可以杀胡,可以保家卫国,这对于年轻的赵云而言,有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田豫苦劝赵云,可赵云这较真儿起来,别说田豫了,就算夏侯兰在也拿他没办法。

  好兄弟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苦劝赵云无果后,田豫也和赵云一起留在了令支,在公孙范的帐下听候调遣。

  辽西并不是一个富庶的地方,由于地处偏远,又有鲜卑作乱,故而人口不算太多。

  公孙范这个人,用田豫的话说:“有小才而无大能,乱世中能否守住基业都成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田豫坚决不同意赵云和公孙范走的太近。

  而赵云也因田豫为他而留在令支,感到非常地愧疚,于是在这一点上,同意了田豫。二人和公孙范商议,决定出兵辽东鲜卑,并且占据了位于幽州之外地白狼城。

  这白狼城,是辽东鲜卑进入幽州的必经之路,位置很重要。

  在对待外族的问题上,公孙范和他地兄长是一个态度。见赵云愿意扼守白狼,自然是万分的高兴。封赵云为白狼校尉,田豫为督军从事,领三千精兵驻扎在白狼城。

  赵云并不是一个善于统兵的人。

  不过有田豫相助,渐渐的开始对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眼界和见识都获得了提高。

  初平四年,当朔方大捷的消息传来时,赵云也不禁拍案叫好。

  可是没过多久……

  对于董卓的突然被杀,田豫表现出了与大多数士

  一样的观点了。

  “事实上,自董卓入阳之后,除了在对待士族的问题上有偏差之外,他的一系列政令,包括武功侯所提议的平流三策,平戎三策,招贤令可以说都是针对时政的良药。若薰卓不死,十年后,定能还我大汉一个朗朗乾坤,只可惜……实在可惜。”

  和当初相比,赵云对董卓的看法,也改变了许多。

  同时对公孙范的作为,也怀有无比的失落。如果换一个人,只怕已经离公孙范而去。

  赵云之所以为赵云,就在于他的信。

  不管公孙范如何。人家收留了我们,我们就不能轻言放弃他。

  在这一点上,田豫虽然很不满赵云地死脑筋,可也不得不对他感到万分的钦佩。

  也许正是因为此,我才会和子龙走在一起吧。

  原以为,董家从此也就完蛋了。赵云和田豫留守在白狼,一边抵御鲜卑,一边默默的观看着关东诸侯所上演的一幕幕闹剧。说实话。那些闹剧让赵云觉得很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