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65 誓师伐齐_北朝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北迁徙大量人口到湘州才能初步实现。

  而想要按照他的想法,凭此推动对整个岭南地区的统合开发,那所需要的人口已经不是通过其他地区的迁徙能够满足的了,只能仰仗自然生产人口增加,那他、他儿子、他孙子的统治时期估计一大半的精力都得放在这。

  李泰在共诸员推导一番后,心中的豪情壮志也渐渐冷却下来,他自知急政暴政所带来的危害之大甚至还要超过了懒政怠政。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自有其规律,想要推动加速这一规律,甚至直接将这规律抛在一边,那隋炀帝网庙圣君的地位怕是不保。

  虽然眼下的客观条件并不允许这样的改变,但大有大的做,小有小的做,起码眼下可以基于现有的条件进行一些探索和积累,如果所得都是正面的反馈,那再循序渐进的扩大规模,成为帝国的主线任务之一确定下来。

  但就算是小做,凭眼下湘州本身的状况也是很难走上正轨,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扶植。

  抛开因战乱逃散死伤的人口不说,江陵方面有记录的从湘州迁移的人口,自从梁帝萧绎还是湘东王时期,干掉侄子河东王萧誉之后,便陆陆续续的从湘州向江陵地区迁移了多达五万人口。

  但是这些人口很难完全再划归湘州,因为虽然萧绎把人迁出乡土,但只是为了削弱湘州当地的抗阻力量,而并不是什么有计划的人口管理,所以虽然把人迁出了这么多,可实际上得到有效安置的却是微乎其微。

  如今江陵总管府虽然也保留着原江陵朝廷的相关图籍,但那些人员的去向根本就没有记录,自然也就无从追究。而今江陵总管府人口大部分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安置,如果再将人召集起来发还原籍,无疑又是一次伤害。

  所以在听取了府员们的奏报和意见之后,李泰眼下也只能拨给李迁哲三万多名尚未安置于江北的民众,由其带回湘州,沿洞庭湖周边安置下来。

  将湘州这么困难的局面安排给李迁哲,结果台府这里却不能给予充分的支持,李泰也挺不好意思,只能又表态说道:“江汉新定、百业待兴,如今诸方人力都有告急。湘州那里也只能暂且艰难起步,只有交在李将军肩上,我才能略感放心。将军长于任艰事繁,府内于此能为竞争者也是寥寥无几。人员虽然有欠,但在资货方面,台府也一定尽量酌情满足。”

  给人戴高帽、打鸡血,终究口惠而实不至,李泰当然不是这种耍花枪的老大,既然需要的人员不能配齐,那在物资方面就尽量满足。

  毕竟眼下台府在吃下江陵后,物料方面的收获那是真的肥,除了快浪脱圈的高洋,李泰估计当下就没有比他更富的势力老大了。宇文泰?宇文泰当年也不行啊!

  虽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