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四十六章 果然够懒_鏖战银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奇异电子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计划;该计划要建立一套多使用者、多任务、多层次的multics操作系统。

  这个操作系统目标很高,整合分时技术以及当时其他先进技术,允许用户在远程终端通过电话(拨号)登录到主机,然后可以编辑文档,阅读电子邮件,运行计算器等等。

  由于指标太高,结果根本就搞不定,这个项目最后被迫放弃。

  而这个项目之中,一个叫肯-汤普逊的人,他希望开发一个小小的作业系统,于是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一台pdp-7上写了一个作业系统,和一些常用的工具程序,这就是鼎鼎大名的unics。

  到了1970年,pdp-7的性能已经开始落伍,于是,肯-汤普逊与丹尼斯-里奇决定把这个系统移植到pdp-11/20的机器上,开发第二版unics。在性能提升后,真正可以提供多人同时使用,布莱恩-柯林汉提议将它的名称改为unix。

  由于当时的机器结构不同,所以每次安装系统时,都需要重新编写一遍。第一版的unix是使用汇编语言和b语言来开发的,b语言不够强大,所以两人又对其进行了改造,并于1971年共同发明了c语言。

  由于unix的高度可移植性与强大的性能,加上当时并没有版权纠纷,所以很多商业公司开始了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

  只是由于没有统一的硬件标准,不同公司生产的硬件不一样,不同公司开发的的程序无法兼容使用,只能运行在自己公司生产的硬件里。这个时候也没有人针对个人电脑来开发unix系统。

  直到1979年,at&t公司推出systemv第七版unix,这个时候开始支持个人电脑。

  只不过,跟着出于商业上的考虑,at&t决定收回unix的版权。

  而现在,联想公司倒是省事,直接就把unix拿过来了,最小的投资,最大的收益,他们倒是很精明啊!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