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23章_官途情路方晟赵尧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略投资者43%股份。

  关于战略投资者股份的设计,何世风独具匠心提出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主要战略投资者占32%股份,一个是次要战略投资者占11%股份。

  其奥妙在于:主要战略投资者所占股份达不到法律规定的33%股份否决权,两位战略投资者相加才具备,这样——按方案一如果战略投资者都为外资的话,避免因不了解中国国情、地方特点而随意行使否决权。

  而集团高管加员工股也不过半,即防止出于自身利益或保守循旧思想作祟挟议题强行闯关。

  那么再回过头看,省国资委拥有的12%股份看似不起眼,却发挥了业界极为看重的“金股”作用——顺便还能解决令迟顺鑫等省领导不舒服的会议室产权问题,不管估价多少钱都作为国资委持股的一部分,完美解决争议。它与集团高管员工联手,就可以有决策权;反之它与战略投资者达成共识,集团经营层也只能服从。

  以混改走在央企前列的达建为例。改制第二年达建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因购买企业股权导致财务压力加大,众口一词提出涨工资、实施年薪制。牧雨秋为首的战略投资者认为不妥,觉得涨工资并实施年薪制固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但前提是与企业业绩考核机制相结合,单单要求“涨”而不讲贡献度和企业利润目标是不对的。

  牧雨秋联合其它战略投资者在股东大会上行使了否决权,而集团高管和员工则针锋相对投赞成票,最终“金股”方京都国资委认同战略投资者的意见,直接“盖帽”否决了涨工资提案,提议根据国际惯例建立薪酬委员会并制订考核办法。

  按说这样的股权结构划分既完美解决之前卡着的几个矛盾,又与混改领头羊达建保持一致,是相当完善成熟的设计,为什么拿出两套呢?

  分歧在于要不要引入外资。

  何世风的想法是国内战略投资者无论管理理念还是整体实力都达不到要求,引入外资能够较好地保持宏观决策和战略规划的先进性、独立性,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另外在何世风的构想当中固建重工今后要加快进军欧美步伐,发展成为国际化大企业大集团,引入外资就起到桥梁作用,有步骤适时扩大海外市场。

  张荦健以及尹荣等人则对外资有种发自内心的排斥和反感,认识层面还停留在老外到中国都是不怀好意,都想侵吞国有资产达不到不可告人战略目的,甚至毁掉民族产业引入国际垄断寡头控制内地市场等等。

  对于质疑和犹豫,何世风没有过多纠缠,直接让人拿出两套方案——引入外资的话在具体环节和操作层面会有诸多限制,可以说是同一个方向两条迥然有异的途径。

  何世风才懒得说服,他被请到渚泉只是顾问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