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1章 敬畏心_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人应该保持活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对中国电影有宏观的认识,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使命。

  应该加强电影人专业修养的提高,比如有很多导演不给演员说戏,把这个工作交给副导演等其他工作人员,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工作方式。

  导演应该直接跟演员对话交流,实现对电影整体的把控…”

  贾章柯先说话的!

  他现在也算体制内的受益者——人大代表贾大导,坐拥十家公司一个影展!

  曾经受过体制之苦的年轻人,渐渐成为了权力的维护者。

  说的话也很冠冕堂皇…

  事实上,老贾的作品,《小武》让人惊艳,但从《三峡好人》之后,沈旭东就不喜欢了…

  随着年岁、阅历的增长,沈旭东对老贾没有那么敌视了。

  豆瓣有这么一句话来评价贾樟柯“西方人他们爱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贾樟柯带给他们的一个拧巴的中国,以及由此所触发的一种悲天悯人的快感。”

  其实从创作角度来讲,贾导的电影当然会有种刻意为之的不自然的影像创造,或许有的观众从这种影像中看到所谓的抹黑中国或是宣扬贫苦…

  事实上,欧洲三大电影获奖电影或多或少都带有贫困叙事!

  所谓贫困叙事其实就是贫困戏剧。

  贫困戏剧将人置身于绝境中审判,展现人性的荒谬,深刻,反叛,悖论,复杂多变等等,借以传达出深刻的哲学思想,深受学院派老学究们的喜爱…

  剧情都是有规律的:深入骨髓的悲凉,生活就是滚滚向前的洪流,小人物被裹挟着向前,努力挣扎着想保持最后的一点体面,却越挣扎越狼狈,最后一败涂地,没有一丝体面与从容。

  具体到贾章柯身上,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自然对体制充满质疑!

  他就是这个风格…

  其实贾章柯的电影非常私人化,他并不属于大众,只适合小群体圈子内欣赏和品评。

  哦,也不是,后来推出了一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沈旭东蛮喜欢的。

  那是部纪录片…

  不过,喜欢《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还是因为余华的那句话‘在我小的时候看着这个大海是黄颜色的,但是课本上说海是蓝色的,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这段话很浪漫…

  可惜这是部纪录片,浪漫的也是余华!

  跟贾樟柯无关!

  扯回来,沈旭东接话:“很多跨界导演并不是不想跟演员交流,而是他并不知道应该怎么交流…我听过一个段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说有个圈外人想做导演,找一堆副导演,开机都不需要喊Action,只喊Cut就行…不懂服、美、道、化、摄、制、录,无所谓,花钱请最好的咯…那人还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贾樟柯果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