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9章 再至香江(34)_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9章再至香江(34)

  其实,关于商业片和文艺片的争论,一直都有!

  毕竟学院教育学的是欧洲那套理论…

  重视艺术,轻视商业…

  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电影人是鄙夷商业片的!

  之前,我们的电影圈子其实很小,师徒传承严格的体系和以此延伸出来的一二三四五代导演群体…

  培养出一批专注于全世界拿奖,专注于探索电影艺术的所谓的电影大师。

  这帮人在国内偏畸形的市场享受着无人竞争的荣誉。

  所以,冯晓刚靠着《甲方乙方》赚钱了,评论界各种批评…

  因为他是外来者!

  还有,他的出现让这些人很难堪!

  以前不卖座,晦涩难懂,圈子里自己捧着就行了,照样荣誉等身!

  没错,在他们的概念里,媒体是来宣传电影的,记者是鼓掌叫好的,版面是为专访预留的…

  一旦商业化、市场化了,这个东西就没了!

  因为你商业化了,评判标准就成了票房…

  赚票房,他们是不会的,但借着电影行使艺术的解释权,他们不仅懂,而且换着花样…

  扯回来,总之沈旭东在《山村狐妻》宣传时候说的那番言论立刻被各大媒体转发,然后,就是一堆专家、评论人士的批评了。

  “小众文艺片诸多奖项为新人导演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让更多年轻的想法可以和全世界去分享,揭露现实,呈现历史,相对独立的文艺电影更纯粹的为了“艺术”努力绽放着自己的生命,个别优秀的作品大到可以承载一个民族的伤痛,它当然是有价值的!”

  “我不明白文艺片宣传票房有什么错!”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娱乐大众…”

  甚至连黄老师都打电话询问沈旭东…

  很正常,《孔雀》本身质量不错,咱说实话,那几年涌现出的中国电影新导演里,商业成绩乏善可陈。

  《孔雀》不一样,不仅在评论圈中也是赞多骂少,票房也不差,原时空,《孔雀》的票房1300万呢。

  在不损害艺术创作的独立性的基础上,去尽可能实现商业上的价值,《孔雀》是一个绝佳范本!

  沈旭东可谓踢到了铁板!

  尽管他针对的是评论、舆论的不公平,但媒体不管那么多,评论界也不管这些…

  当然啦,天涯论坛包括贴吧,很多网友支持沈旭东。

  也算是二月下旬的一件大事了。

  ……

  沈旭东没有继续回应…

  很多事,要靠时间证明的!

  他要是现在回应,不管他讲什么,都会成为新的辩驳点。

  所以,闭嘴是最佳选项。

  不过,经过他这么一闹腾,《山村狐妻》、《孔雀》各种刷屏,吸引了很多观众走进影院…

  次周票房出炉,《山村狐妻》11天票房是3360万,《孔雀》也有880万的票房入账。

  双赢!

  市场反馈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