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4章 混了一部电影_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14章混了一部电影

  在中国,好莱坞电影就是大片的代名词,大片说的就是好莱坞电影。

  94年11月12日,中影与美国华纳兄弟达成协议,引进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

  大片就是大片,一出手便不凡。

  当时中国电影票价平均为6元,《亡命天涯》卖到了15元。

  虽然只在BJ、上海、广州、重庆、天津和郑州等6座城市上映,最终却也拿下2500万票房。

  这在当年,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最牛逼的还是《泰坦尼克号》,1998年4月30日在中国上映,票房高达3.6亿元,霸榜中国电影票房11年。

  国产电影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要知道今年的票房排行榜,《变形金刚3》、《功夫熊猫2》、《加勒比海盗4》、《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占了四个席位…

  然后还有《蓝精灵》、《速度与激情95》、《猩球崛起》、《里约大冒险》、《致命伴侣》、《青蜂侠》…

  这么说吧,最差的都能过亿!

  不过,沈旭东也不是很不担心…

  他的天美传媒也很猛的——排行榜前十,天美传媒出品的电影占了五个席位,不包括正在上映的《金陵十三钗》还有《龙门飞甲》…

  而且这批导演跟以前的那批不太一样…

  “早些年,中国电影圈就是喜欢迎合西方的口味拍电影,这个逻辑就是,外界认可→为国争光→本土观众再被吸引观看。”

  “那些国产大片都是这个逻辑下的产物!”

  “这种逻辑影响下,外界认可比本土认可更加重要,那么本土电影被打上了异域色彩不说,久而久之也就了产生外来文化高于本土文化的固定印象,本土文化还想发展确定不是开玩笑?”

  “在本土观众都没照顾好的情况下,就想着打入国际,最后两样你都不会有。”

  “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可惜,他们不懂这个道理,所谓的文化输出是其实是外溢,而非迎合!”

  顿了顿,沈旭东接着道:“其实,我们所谓海外市场,就是发达国家“黄金十亿人”,尤其是北美!

  但中国电影能不能被这个市场接受,显然是国家政治层面的问题,和电影制作的关系已经不是很大,你拍得再好,人家就是不给你安排银幕!

  反过来说,如果国家政治层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对中国电影来说,获得其他国家的银幕必然不再成为问题,这意味着更多的海外票房,于是意味着更多的投资,到时候会像之前的好莱坞一样形成正向的螺旋循环。”

  “你现在都到这个层次了?”

  沈旭东乐了一下:“你以为我这几年在好莱坞干嘛呢?”

  宁昊:“泡洋妞!”

  陈思成也插话:“吃羊肉,喝洋酒,泡洋妞,三阳开泰…”

  “滚!”沈旭东骂了一句,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