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十八章 功夫都在台下_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因为掉进去之前很难感知到,至少也要进场做一下尽职调查才能感到哪里可能有坑。

  所以阿里给出这个价格楚垣夕当时就感到有问题,但是它是什么问题呢?

  是像李靖飞那么低级的拖延问题吗?迟滞小康下一轮融资?这不可能,因为小康目前还有很多钱,毕竟一次性融了40亿呢,距离下一次融资还早。换言之既然选了这个时间来,就不可能是未了同样的目的。

  是为了一窥小康的究竟?这个代价也是比较大的,因为楚垣夕肯定不会允许任何人以并购的名义进来做尽职调查,连两轮融资都没对投资者开放完全的调查权限,只开放了路演中所描述部分的调查权。

  这也使得投资者查阅小康门店、物流、供应链和现金流等等传统商业零售艺能方面的财报比较多,这是容易财务造假的区域,对涉及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调查主要局限在DAU啦,客单价之类的地方。

  并购前调,显然要调查一个彻底,像楚垣夕这么谨慎的人,答案肯定是免谈,别人不知道,买过巴人游戏的还能不知道?

  因此大概率是援引巴人游戏并购的流程和条款,签约之后第一笔钱先打过来,然后交割,交割之后打第二笔钱,打完钱再做尽调。尽调之后只要小康本身是诚实的,报出的数据是真实的,那么并购方撤回并购,前两笔钱不退。

  这种方式窥探小康虚实要花两百亿以上,阿里肯定不疯,楚垣夕疯阿里都不会疯,也不可能SAN值狂掉。要知道阿里今年对外投资可谓是极为谨慎的,今天前4个月,在国内企鹅投资出手30多次,阿里只出手了3次,两家各有各的打法。

  阿里现在钱多的烫手,但是不急于下注,非常之稳,绝对不可能疯。实际上现在越有实力的企业越注重一件事,那就是抢人,很多还活着的企业都在战场上翻找真正的人才。在巨浪之下就算是天才也未必能够力挽狂澜,随着企业的倒下或者战略裁员而处于可登用的状态。

  小康也是如此,甚至刘璐比往常更兴奋,因为网络到人才的几率更大了。她最近面试的人里居然有30%担任过知名创企的高管,面试质量之高刷新历史行情。这也算是另一个版本的“别人恐惧我贪婪”。

  总之,阿里不疯,怎么排除小康的坑?靠相信楚垣夕的人品?楚垣夕自己都不信啊!小蓝杯炸裂之前叫“民族之光”,岂不是比小康的信誉高的多?

  还有一个办法叫做靠内鬼,然而小康的业务太复杂了,这颗星球上都没人这么玩,除非袁苜当内鬼,其它内鬼根本没可能帮人排除掉坑爹的可能。像郝毅这种,连当内鬼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什么靠一个COO就把四分之三财务给造成假的?对不起,小康没有COO。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