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9章 影迷和签名_1990:从鲍家街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过了一会儿,原本有些嘈杂的音乐厅忽然变得安静起来,因为有主持人拿着话筒上台了。

  “尊敬的领导、老师……”

  主持人上台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就把系主任施万春请了上去。

  施万春上台之后,发言风格非常简洁,只用了两分钟就把话完了,他也知道毕业作品音乐会时间很紧,一首曲子从准备到结束至少要十好几分钟。

  87作曲系原本是16个学生,不过因为贾国屏提前毕业了,所以今年参加音乐会的只有十五个学生。

  十五个学生,十五部作品,每部作品从准备到演出结束最少也要十五分钟,一场音乐会下来,要四个多时。

  音乐会般半开始,如果一刻不停,至少也要到十二点半才能结束。

  不过施万春看了今年的作品名单,知道十二点半肯定结束不了。

  这十五部作品,每一部作品的时长基本上都在八分钟到十二分钟之间。

  这还只是纯演奏的时间,另外还有上台准备以及下台收拾的时间,平均一首曲子演奏完可能要二十分钟以上。

  这样算下来,十五首曲子演奏完恐怕要五六个时。

  为了让大家不那么累,所以系里面是把演出拆成了上下半场,上午半场演奏八首,下午半场演奏七首。

  施万春下去之后,第一首曲子的乐手们纷纷上台准备,台下的观众们也都屏气凝神,准备欣赏接下来的节目。

  全场最认真的观众,应该就是作曲系的师弟师妹们了。

  从作曲88到作曲91,总共有六十五个人,今基本上都到场了,不仅仅是他们想要来,而是他们不来都不校

  师兄师姐们的毕业作品音乐会结束之后,再上专业课的时候,授课老师大概率都会提到音乐会上演奏的作品,甚至还会考他们一些跟这些作品有关的问题。

  “某某师兄的作品,配器思路是什么?”

  “某某师姐的和声为什么这么写?”

  等等……

  他们这些师弟师妹如果今不来,后面上课可能就会遇到困难。

  第一个上台演出的作品,是徐玉红写的《龙舟》。

  徐玉红是鄂省人,所以这首曲子主要描绘的是赛龙舟活动,借用了鄂省的民歌来设计音高,又借用鄂省的音乐以及各种活动来设计乐曲节奏

  曲子整体节奏欢快、热情,跟徐玉红自身的性格也很相似。

  他们的演奏顺序并不是随机的,而是特意安排的,往往第一个上台的可能会是炮灰,不过徐玉红的表现,一下子就把作曲系的那些师弟师妹们给震住了。

  本科学生中,作品能有这样的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不过在87作曲这一届,徐玉红的水平只能是中等,后面再上台的学生里面,作品都各有特色,而且水平很高。

  有个别学生的作品水平,已经比得上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了。

  比如班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