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特别节目_1990:从鲍家街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面的曲子,是不是跟专辑里面不太一样?”周星弛问杨国辉。

  杨国辉疑惑道,“不一样么?”

  这里面有些曲子杨国辉也听过,但是他都记不住了,更不可能听得出来哪些曲子现场做了改编。

  周星弛就是这么随口一问,并没有想要从杨国辉嘴里听到答案。

  而且也不用杨国辉给出答案,周星弛自己能够确定,这些曲子都做了改编。

  音乐会的最后,周彦第四次返场。

  这一次周彦拿着竹笛上来,旁边还跟着一个二胡演奏者。

  “这是要二重奏吗?”杨国辉笑着说道。

  周星弛一直盯着电视屏幕,没有说话。

  台上的周彦此时拿着话筒开口道,“这是一首新曲子,是我去电影《活着》拍摄地周村的时候,专门为二胡创作的……”

  此时,镜头给到了台下的余桦。

  其实周彦说的这段话是第一场录的,而余桦是第二场到的,两组镜头并不是出现在同一场,不过一般观众并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看到这段,都会以为周彦说这段话的时候,余桦就在台下。

  杨国辉跟周星弛压根就不认识余桦,所以看到余桦出现,也没什么感觉,他们在期待着演奏正式开始。

  周彦在台上说了好一会儿,聊天结束之后,就端起笛子,开始跟二胡演奏者一起演奏《风居住的街道》。

  这首曲子刚听完一小段,周星弛的表情明显跟之前不一样了。

  这场音乐会前面的曲子固然都非常优秀,但是风格都不是周星弛想要的,但是这首《风居住的街道》的风格,却很贴近周星弛想要的那一种风格。

  虽然《大话西游》是喜剧,但是周星弛想要的是那种让人听着难受的曲子,离愁别绪、爱而不得,这首《风居住的街道》非常符合。

  旁边的杨国辉也是感慨,内地的这些音乐家真是厉害啊,即便他这么个平时不太关注音乐的人,都被这场音乐会给征服了。

  周彦的风格非常多变,每首曲子质量都极高。

  最让杨国辉感慨的,还是周彦的年纪。

  单说产量的话,杨国辉也见过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写了一两百首歌的,香江跟台岛的一些年轻人,抱着一把吉他,几天就能捣鼓出一首歌来。

  但问题是,周彦这些曲子可不是那些同质化严重的垃圾歌曲可以比的。

  特别是其中那曲《永夜》,跟普通的曲子完全不是一回事,听着就像是在听那些古典交响乐,这样的曲子,没有扎实的古典功底,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当《风居住的街道》演奏结束的时候,周星弛忽然开口道,“我们必须让周彦来担任《大话西游》的配乐。”

  语气中充满了坚定。

  杨国辉不住点头,他非常认可周星弛这句话。

  这一场音乐会看下来,也让杨国辉更加坚定,邀请周彦担任配乐指导,是目前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