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3章 首日只有三十万美金_1990:从鲍家街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自己是不是也要学个钢琴?

  而这还没有完。

  小男主爷爷去世的时候,杰西卡原本只是感到有一点点伤心,但是听到男主弹奏的那首《眼泪》,她的眼泪也开始随着音乐在眼眶里面打转。

  这首曲子并非是那种非常悲恸的,但是平淡的旋律每一下都戳在了杰西卡的心里。

  这是一首极简主义的曲子。

  有些人认为极简主义音乐是对于进步的反叛,是现代性的腐化,过于重复无聊、毫无乐句的推进,是精致艺术对于大众艺术的投降。

  而他们的观点也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类音乐会受到大众的喜爱。

  并且,电影就是大众艺术,所以这样的曲子出现在电影里面,非常合适。

  杰西卡从小学习钢琴,每天都跟古典音乐接触,但是她并不会傲慢到,认为大众性的音乐是不堪的,相反,她很喜欢听一些旋律性强的大众音乐。

  前面三首曲子,每出现一首曲子,杰西卡都要更配乐指导Y-Chou重新认识一下。

  而最后一首曲子《克罗地亚狂想曲》出现之后,杰西卡又不得不第四次重新审视这部电影了。

  这个配乐指导,简直是旋律的天才。

  杰西卡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音乐上面,而哈迪森更多地在享受电影剧情,特别是中后段小男主大发神威,帮助爷爷实现梦想,帮助父亲夺回公司,最后又登台演奏交响乐,这些情节看起来实在是太爽了。

  相较于周彦拍的《想飞的钢琴少年》原版,法国版拍得确实更爽一点,没有那么克制,小男主就像是个幕后大佬一样,小小年纪就掌控了一切。

  跟女主的互动,也更显得奔放一点。

  等到电影结束,影厅的灯亮了起来,其他人都开始往外走了,但是杰西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

  她要看看电影里面出现的那些配乐都叫什么名字,其中有些曲子的名字电影里面是体现出来的,比如爷爷去世后小男主创作的那首《眼泪》,还有最后在音乐厅演奏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但是之前小男主在爷爷家偷偷弹奏的那首曲子,小男主重逢女主即兴弹奏的那首曲子,电影里面都没有体现名字。

  一直到看到最后,终于让杰西卡看到了这两首曲子的名字。

  第一首叫《窃喜》,第二首叫《重逢》。

  杰西卡还确定了一件事情,这几首曲子全都是配乐指导Y-Chou自己创作的。

  电影里面出现的音乐,未必是配乐指导自己创作,有的是采样,比如这部电影里面的《小丑晨歌》、《轮旋曲》等经典曲目。

  另外还有些原创曲目,也可能是配乐指导邀请其他人写的。

  所以杰西卡才特意关注了一下创作者。

  不过可惜的是,电影里面还有一些配乐片段的名字并没有出现。

  等到电影谢幕全部结束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