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章 被遗忘的第十七首曲子(二合一7k)_1990:从鲍家街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彦的名字,吴祖强听过很多次,作曲系的学生就这么多,突出的几个总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吴祖强自己就在带研究生,他自然也希望能够找到好苗子,所以作曲87的周彦跟贾国屏他也都关注过,只不过周彦留级,贾国屏又没选择继续往上读。

  今天他过来,是施万春邀请的。

  施万春邀请他来,只说请他看看88级作曲的学生,也没透露具体要看什么,不过当最后一场有二十多个乐器一起上台之后,吴祖强大概猜到,今天施万春是要带他来看周彦的。

  吴祖强看了眼旁边的施万春,后者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台上的演出,他笑了笑,也继续将注意力放在台上。

  一段恢弘大气的段落之后,紧跟着是竹笛、簧以及小提琴等乐器演奏的一段颇为梦幻的小节,让整首曲子蒙上了厚重的历史记忆。

  让施万春感到惊喜的是,这首曲子在中西方配器的运用上特别有新意,明明强烈的西方弦乐却没有喧宾夺主,很好地服务了鼓、钟以及竹笛。

  一直到曲子的最后段,小提琴开始变弱,中提琴登上了主场,整首曲子的调性从原本的恢弘渐渐变得有些悲寂,如此转变,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皇朝的衰弱。

  这一段本身写的不错,不过在与前面的衔接上显得有些仓促,整首曲子对皇朝鼎盛的渲染还不够。

  吴祖强明白,学期新作品的规定时长是不能超过七分钟,而想要在七分钟之内完美地表达出所有东西,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只不过是作曲者为了演出而做出的妥协。

  当然了,瑕不掩瑜,周彦已经跳过了初级的技法展现阶段,开始在作曲上表达更多的个人感悟。

  他的这部作品,不仅仅在三年级的学期新作品中鹤立鸡群,即便是放在毕业作品中,也是非常出色的。

  六分半钟之后,随着整首曲子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场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掌声之中,俞锋先是向所有参与演奏的音乐家们弯腰致敬,随后笑眯眯地看着混在木管组中间的周彦。

  周彦心领神会,握着竹笛从木管组中走了出来。

  当周彦出来的时候,现场的掌声又变得响亮几分,坐在第二排的许可朗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疯狂地拍着双手,要不是他前面坐着吴祖强跟施万春,他都要喊一声周彦师兄我爱你了。

  走到俞锋面前,周彦先是握着竹笛双手合十对俞锋表示感谢,随后跟俞锋一起,面对着台下观众弯腰致谢。

  致过谢之后,两人都没有再致辞,携手一起走下了舞台,乐手们也都开始收拾乐器准备走下舞台。

  至此,中央音乐学院88级作曲专业学期新作品音乐会的表演就全部结束了,但是所有人都不敢妄动,他们在等着施万春跟吴祖强发话。

  施万春看向吴祖强,笑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