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意外的请求_苟在明末当宗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次路过羊头山,李虎等人只能粗茶淡饭招待,就连酒水都没有。

  这一回朱慎锥返程,特意带了些吃食和酒水,自然要好好喝上几杯。

  喝着酒,吃着菜,几人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

  朱慎锥对李虎等人的恩德已让他们感激万分,李虎这些人也极为佩服朱慎锥的气度和为人义气。酒过三巡,交杯接错之下,双方更是亲热了几分。

  朱慎锥喝着酒再一次指点了李虎等人在羊头山接下来需办的事,其中也包括把羊头山当成以后走盐的据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些李虎等人都没干过,听着朱慎锥的仔细讲解,包括一些细节和需注意之处,他们可以说是茅塞顿开,连连点头。

  不仅如此,对其他一些安排朱慎锥也提出了不少见解,尤其是未来如何打开局面等等也说了不少,朱慎锥所讲的这些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哪怕李虎等人没怎么读过书也听得明白,更对朱慎锥佩服万分。

  而且朱慎锥还给他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前景,只要按着他的思路去慢慢发展,或许用不了多久羊头山这边不仅能够自足,还能变得更好。到那时候,大家的日子就不是现在这样饥一顿饱一顿了,未来羊头山人人有饭吃,大家有衣穿,时不时还能割点肉打打牙祭什么的,娶个媳妇生几个小子,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普通的老百姓是很淳朴的,这一辈子无非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吃饱饭,穿暖衣罢了。听着朱慎锥对美好未来的描绘,李虎几人一个個都眼里发光,喜不自禁。

  朱慎锥的酒量极好,这倒和他来到这个时代前一样。以前工作的时候,朱慎锥陪领导出去喝茅子能干两斤不倒,这个本事单位里无人能及。

  大明这个时代已经有蒸馏酒了,山西作为汾酒的发源地自然也是最早生产白酒的地方之一,但现在这个时候白酒的度数并不算高,而且很少人会喝这种烈酒,通常喝的还是自酿的酒。

  所谓自酿的酒一般都是黄酒和米酒,前者成本要高不少,至于米酒就低廉许多,大部分普通人喝的都是后者。

  这次回羊头山,朱慎锥特意带了几坛酒给李虎他们,今天就开了一坛。这一坛足有十斤左右,几个人喝到现在已经干了一半,算起来平均也喝了一斤的量。

  这点量对朱慎锥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别说一斤了,这一坛子给他慢慢喝,一晚上全喝完也无非就是多睡一会儿而已。

  不过李虎几个酒量却远不如,而且米酒这玩意别看度数不高,酒劲却不小,李虎还稍好些,陆义生和胡林却已醉眼朦胧,说起话来已有些颠三倒四,一个劲地向朱慎锥敬酒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意。

  朱慎锥来者不拒,笑呵呵地酒到碗干。再喝了一轮,两人就支撑不住了,只见他们摇晃着脑袋,正打算继续拿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