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5章 交锋之七_千山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大总督之举了,这种种举措,说白了,不就是要平定靖江么?

  穆元帝道,“朕疏忽了。”

  这位皇帝有个好处,不是死要面子类型,察觉自己疏漏,穆元帝也会坦然承认,绝没有错便一错到底的矫情。苏相已是将将七十的人了,发须皆白,大半夜进宫,却不见一丝疲态,更难得的是,其大脑反应迅捷,政治手段老辣,远胜年轻人。五皇子觉着,依苏相的精神状态,起码能干到八十。苏相当即道,“陛下,靖江王自就藩起,不来朝不请安,以其老病欺瞒陛下,是为大不敬欺君之罪。且其在封地屯养私兵,逾亲王制,野心勃勃,昭然若揭,请陛下立刻下旨申饬,令靖江王携诸子孙来朝请罪!”这也是朝廷与靖江王的搞笑之处,双方都没有撕破脸,打仗打这些年,都是用“缫匪”名头儿。

  但,一旦要撕破脸,就涉及到“大义”之争了,苏相是绝不会让靖江王抢了大义之名的!

  “准了。”

  苏相继续道,“请陛下立刻召太子回朝,储君不能涉险,但有万一,国基动荡,臣等百死莫赎!”天地良心,苏相一直坚持召太子还朝,绝对并非出自私心。事实上,苏相十分不满吴国公所为,苏相又不是瞎子,这位老大人在辅圣公主时就混得开,辅圣公主过逝后,他更受今上信任,可见真是流水的执政,铁打的苏相,可想而知这位老大人的道行了。吴国公那点儿心思,还不在苏相眼里,苏相一向认为,大道直行!身为储君,懂得驾驭臣子就够了,储君都去打仗,还要臣子做甚?更不必提结党之事,储君,正正经经的国家继承人,满朝文武都是你的臣子,众望所归,并不等于结党营私!

  江山都是你的,你结哪门子私啊!

  苏相真是想不通死了。

  苏相对于太子放着煌煌大道不走,偏去钻营蝇营小道,还是有些失望的。尤其江南之行,其实,南安侯为帅,吴国公为辅的做法,苏相是赞成的,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走得好,这是一步妙棋。偏生去了太子殿下拉偏架,毁了满盘棋!

  苏相再次要求穆元帝召太子还朝,穆元帝这次很爽快的点了头,他老人家也知道现下江南是真的不太平了,不管怎样,储君不能出事,不然,何其耻辱!

  接着,苏相又道,“臣请陛下令闽王殿下秘密前往藩地,将南安州军政一并付予闽王殿下调度,以挡靖江南下。”

  穆元帝道,“靖江便是得了机会,也只会北上!”

  “倘靖江北上,闽王可击其腹背,攻其老巢。倘靖江南下,闽王殿下可挡其锋芒。”

  穆元帝虽格外重视太子一些,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五儿子也很合他心意哪,尤其五儿子多么尽忠王事,有点儿啥想法,立刻凌晨也要过来与他说。穆元帝是担心江南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