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爵位和宗庙_崇祯重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子爵这个范围内升降。”

  “如果没有功劳,下一代就降为三等子,但是不会再往下降,不会降为男爵。”

  “如果有功,可以升为二等子、一等子,甚至追赠伯爵,拥有相应封号。”

  子爵男爵这些,朱由检是没打算给封号的。之前他册封顺天贵族时,就懒得给那些低级贵族想封号。

  而且大明有四百九十三个卫、二千五百九十三个所,还有三百一十五个守御千户所。大部分卫所军官都是世袭,还不是一一对应,要超出编制不少。

  例如威海卫就流传着十八家指挥说法,远远超出一个指挥使、两个指挥同知、四个指挥佥事的数量。

  这些人全部转为子爵,那么多的封号难以拟定不说,数量也会多得让人记不住。

  所以朱由检直接以一等子、二等子、三等子称呼,只有追赠伯爵的子爵,才能有拥有爵位封号——

  他们的后人可以把追赠的伯爵封号,冠在子爵前面。

  这种做法,导致后来子男士和公侯伯有了明显区分,一个是没有爵位封号的低级贵族,一个是拥有爵位封号的高级贵族,地位截然不同。

  还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朱由检提出这个设想后,王体乾感觉可行。如果能让他穿子爵服饰、戴子爵簪缨,那样就更好了——

  当年魏良卿晋封后,魏忠贤就立即戴上公侯伯簪缨,班次也排在王体乾前面。

  只是当今皇帝即位后,魏忠贤不敢太招摇,才没有继续戴簪缨。

  想到魏忠贤先前的事情,王体乾委婉提出这个建议,朱由检哈哈一笑,当即就向他道:

  “你弟侄的爵位是因为你而来,他们能戴簪缨,你自然同样可以。”

  “以后内臣都是这个规矩,伱们的弟侄荫袭什么爵位,你们就能穿什么服饰。”

  对这种不需要自己花多少钱、就能提高人积极性的事情,朱由检向来很大方。允许有弟侄荫袭爵位的宦官,穿戴相应服饰。

  王体乾心中欢喜,当即就表示自己愿意把世袭指挥同知,换成世袭子爵、二等子。

  虽然以后二等子有可能降成三等子,相当于指挥同知降成指挥佥事,但是王体乾却不在意,知道世袭子爵不会降下去,富贵能够保证。

  而且对他来说,能穿戴子爵服饰才是大事,何必在乎弟侄以后是二等子还是三等子。

  内官封爵,只有成化年间的御马监太监刘永诚军功卓著,他的侄子也同样身有军功,被特封为宁晋伯,一代代传了下来。

  如果自己的弟侄能封子爵,王体乾觉得此生别无所求。

  如果先前知道献出财产就有这么大奖励,王体乾绝对不会纠结。

  百万家财算什么,死后也不会带到地下去。能够拥有爵位在人前显贵,才是他更在意的事情。

  而且这还不止,朱由检连死后的待遇也想到了,继续道:

  “内官弟侄封爵者,在死后可以追赠爵位,列入弟侄爵位宗庙。”

  “如果功劳很大,可追赠高一等级爵位。”

  “王卿,以后要用心办事,能不能追赠更高等级爵位,就看以后表现了。”

  鼓励王体乾办事,死后可追赠伯爵。

  这样王体乾有些惊讶,甚至不敢相信:

  列入宗庙?

  他这样的宦官,也能进入宗庙吗?

  本能地觉得宗庙这样的词汇有些犯忌讳,王体乾又想起诸侯五庙之说。

  想到各地藩王郡王建立的五庙,王体乾知道皇帝是把子爵当成诸侯看待。

  诸侯自然能建立五庙,皇帝允许自己入庙的话,因为自己才获得爵位的弟侄,能拒绝这个旨意吗?

  王体乾心中怦怦直跳,头一次觉得自己应该更用心建功立业,获得更高爵位。

  《明史》:王国宗庙

  洪武四年,礼部尚书陶凯等议定,王国宫垣内,左宗庙,右社稷。庙制,殿五间,寝殿如之,门三间。……

  嘉靖八年,秦王充燿言:“代懿王当祔庙,而自始封至今,已盈五庙之数,请定祧庙之制。”

  礼臣言:“亲王祧庙,古制未闻,宜推太庙祧祔之礼而降杀之。始封居中,百世不迁,以下四世,亲尽而祧。但诸侯无祧庙,祧主宜祔始祖之室,置椟藏之,每岁暮则出祧主合祭。”

  诏如议。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