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0章 传檄四方,祖大寿的选择_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九年八月,王朝率领救民军占领大明顺天府,令救民军行抄家公审之事,最后得到金银古董,家宅田产等上亿两白银。

  在得到最终收获之后,王朝以及王智渊、武昌等人,不得不感叹,大明亡的不冤。

  国家、皇帝没钱,底层老百姓没钱,有钱的就是中间不干人事的那么一小撮,这大明又如何不亡?

  除此之外,大明国丈,被崇祯寄予厚望的老丈人周奎,还将他的外孙、大明太子供了出来,以求获得活命。

  只是最终,王朝也并没有为其破例。

  至于大明太子朱慈烺,如今也不过就是个十来岁的娃娃,王朝自然不会将他如何,只是将他安置在了周奎的一个别院,并且让其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上学。

  武昌、王智渊,随在王朝身边,看着朱慈烺头顶拳头大小的一团金光,忍不住的便是说道:

  “天王,留着他会不会有些麻烦?”

  不过,他们也并没有投降的意思。

  他们自然只能放弃抵抗,乖乖的等待救民军接管。

  崇祯九年十月,山西、山东、河南、北直隶大部分地方传檄而定,无数救民军,以及各级官吏分赴各地,将这些地方彻底纳入掌控。

  而最主要的还是,救民军的种种政策,对于底层的士兵以及百姓来说,那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诱惑,他们甚至期盼着救民军的到来,忐忑的想象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甚至都不用强攻,只需要占领周边,并且进行救民军政策的宣传,动摇底层军民之心,就足以将他们逼得不得不投降。

  至于那些组织者,自然就是想要保留自己身家,获得一些特权了。

  而现在的祖大寿,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总觉得自己作为投降复叛的将领,如果投降清廷的话,他可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不过最终,对于这种主动投降,也没有对救民军造成伤害的将领,王朝还是应了他的投降。

  而是在救民军接手军队之后,便就挂印回乡了。

  同时,其还命令多尔衮以及岳托,各自率军一万,趁着救民军尚未完全站稳脚跟,并且没有抵达长城的时候,自喜峰口等地破关而入,想要再次进行劫掠一番。

  如果跳出来,呵呵”

  但是让他们领军继续战斗下去,他们却也没有了那份心气。

  救民军如今近乎已经占据了整个大明,他们自然也是有心投降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救民军的援军到来就好。

  至于说,曾经在历史上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此时不过是辽东骑兵前锋右营参将,自然是听从舅舅祖大寿的了。

  在得知这些之后,皇太极愤懑之下,立即就是命人攻打锦州。

  毕竟真要说起来,天灾饥荒之年,吃过人的绝对不在少数,王朝既然都将他们以灾民身份,接收安置了,那又何必对他区别以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