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并州风云(十二)_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进去,生气地离开了龙座,转要回内宫。

  寇准却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事后,宋太宗十分赞赏寇准,高兴地说:“我得到寇准,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样。”

  寇准在宋太宗朝群臣中,以刚直足智著名,淳化初年朝廷处理了两桩受贿案。

  谷/span情节严重的王淮,赃钱以千万计,仅被撤职仗责,不久又恢复了原职,而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

  寇准知道这是王淮的哥哥、参知政事王沔搞的鬼,心中忿忿不平。

  淳化二年春,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宋太宗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群臣多认为是天数所致,寇准则说:

  “《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是因为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

  宋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召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情况,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寇凖就说:

  “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钱财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

  宋太宗把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宋太宗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准可用。

  当即任命寇凖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开始直接参预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

  寇准在枢密院与知院张逊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一天,寇准与与温仲舒一起外出,在路上碰到一个疯子迎着他的马喊万岁。

  判左金吾王宾与张逊向来交好,张逊就嗾使他把这件事禀告宋太宗。

  寇准引温仲舒作证,张逊让王宾单独上奏,言辞很严厉,并且互相指责对方的短处。

  宋太宗很生气,贬谪了张逊,寇准也被免官任青州知府。

  但这时宋太宗已离不开寇准了,寇准去青州后,宋太宗闷闷不乐,经常询问有关寇准在青州的情况。

  第二年,寇准就被召回京师,拜为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又加给事中。

  当时宋太宗在位日久,一直未立皇储,这件事也一直是令宋太宗头疼的事情。

  因为宋太祖驾崩后,其子德昭未能继位,宋太宗以皇弟身分践祚,并且宋太祖之死还有“烛影斧声”之谜,也就是说宋太宗有杀兄夺位之嫌。

  因此宋太宗传位,就面临两个选择:立自己的儿子,还是立太祖的儿子,当时一般大臣都讳言立储一事。

  大臣冯拯曾上疏请立皇储,被太宗贬到岭南,从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议论此事。

  寇准刚从青州还朝,入见宋太宗,宋太宗当时正患足疾,让寇准看过伤情后,深情地问道:

  “你怎么现在才回京?”

  宋太宗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接着宋太宗便向寇准问起应立谁为皇太子。

  寇准已猜到宋太宗这次召见他的目的,他早已成竹在胸,但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宋太宗的问题,寇准说:

  “为天下选择国君,不能与后妃、中官商量,也不能与近臣谋划,应选择众望所归者立为太子。”

  宋太宗低头想了好久,屏退左右的人,轻声问道:“襄王怎么样?”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