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3 章_八零年代不当乖乖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广进被前所未有的惶恐不安的情绪裹挟,这段时间虽然母亲生病,但是李广进心里却没有任何焦虑,相反,他非常庆幸。

  当年,李广进机缘巧合,照顾了一段时间沈白的生活。通过政审和其他方面的考核,并且得到沈白的同意之后,他被留在沈白当生活助理,并且因此特招入伍。

  入伍后,组织方面还找他谈话,告诉他,以后他应该会长期在沈工身边工作,他得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因此,李广进又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两年后还进入军校学习,拿到了文凭。

  很快,李广进老家的妻子得以随军,来到京市,他的一双儿女都是在京市出生。两个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上的学校是军地合办的学校,在京市是数一数二的。

  只不过大儿子成绩一般,如果和大多数人那样去闯高考那座独木桥,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李广进找沈工,让他帮忙跟上面的领导提一下,最后,李广进的大儿子入伍了,一切顺利的话,明年春天通过内部的考核,也可以上军校。

  小女儿今年高考,考的是艺术院校,文化课要求不高,分数前些天已经出来,比往年录取分数线高十分。录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母亲生病,李广进也不需要像其他普通人那样,想尽办法托人情、找关系。他只需要跟上级领导沟通,领导就会看在沈工的面子上,直接帮他给军医院打电话,让对方帮忙落实。

  前两天,李广进在家的时候还和妻女感慨,他们现在的生活真幸福。

  幸福的生活会不会从此改变?

  李广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人到中年,居然遇上这么一个坎儿。

  沈工女儿的事情真的怪他吗?该做的,他已经做了呀。他又不是侦察兵,怎么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查清姜美娜和赵文宇的所作所为?

  宋时为什么可以?或许是天时地利人和吧……

  也不是……或许真正的根源是因为他心底里,其实非常认同当年姜美娜回老家之前,歇斯底里地说出的话——沈白你根本不配当

  父亲。

  沈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和研究上,生活上需要人提醒,他才会吃饭喝水,甚至连洗澡都需要人提醒。这么一个人,怎么能当好父亲?

  按照李广进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身为父亲,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并不比工作上的少。

  沈工既然不能把精力从工作上匀出来,他要孩子干嘛?

  姜美娜把孩子带回老家,再好不过了。

  之后,李广进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非常尊重姜美娜的意愿。毕竟只有让姜美娜满意,她才能照顾好那个孩子。万一把姜美娜惹毛了,她一生气,不肯再照顾孩子,把孩子扔回给沈工,以后孩子谁带呀?

  所以每次去南市,李广进心底里下意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