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4 儿子不敢_清穿后她用厨艺攻略了四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宁樱只觉得胸口闷得慌,连米饭都咽不下去了。

  ……

  行宫之西南行五六里地,乃是专诸巷。

  这里临近苏州城著名的琢玉坊,一晚过来,沙沙的琢玉之声如烟雨淅沥,断断续续,无有停歇。

  自胤禛登基以后,一直对玉器工艺十分重视,更对苏州玉雕青睐有加。

  光是宫廷造办处,就已经足足分门别类,足足设了四个玉作,并征调苏州玉匠到宫中供职。

  其中有的玉匠,因为做出的玉器素雅端方,古朴内敛,审美上很是对胤禛的胃口,于是被万岁火速提拔,成为了玉作的负责人,把关了整个玉作的设计、画样工作。

  如此一来,苏州当地的玉作坊就更加繁盛了。

  等到南巡的最后一日,宁樱正在看着宫女们收拾行装,苏培盛已经带了专人过来,给皇后娘娘送万岁赏赐的玉器。

  这都是专诸巷产的玉器,做成各种花朵造型,玉质洁白,如同羊脂,雕工细腻,宁樱一看就喜欢。

  此处回京城北上,路途遥远,若是包装不善的话,玉器难免容易撞损。

  于是宁樱只吩咐奴才们开了一小盒,剩下的全部都维持着送来的原样别动。

  再带回紫禁城去。

  ……

  一路山水迢迢,等回到紫禁城中的时候,已经是初夏时节了。

  在皇阿玛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弘晖在怡亲王的辅助下,将京城一切都打点得有条不紊。

  甚至超出了胤禛的意料之外。

  父子两人相见,自然各生欢喜,弘晖跪下来给皇阿玛禀告,胤禛上前去就亲手扶起了自己这个最喜爱的长子。

  和怡亲王,以及另外几位重臣一起,胤禛带着弘晖,在军机处就开了半天的会。

  这一趟所去江南,他感慨颇多——自古以来,帝王派官员巡查地方,或亲自巡视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比如皇考六次南巡、三次东巡、也是为了观察城镇面貌、查看河工、体察民情民俗,从而了解民间疾苦。

  总结起来不过一句话:使下情得以上达。

  而且,不光是民生疾苦,观风整俗也很重要。

  胤禛一边对众大臣说着,一边就想到了康熙五十年之后的那十几年——因为夺嫡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众阿哥拉帮结派,大臣分野站队。

  朋党之祸愈演愈烈,深为他所痛恨。

  甚至一直到他胤禛已经登上了皇位,一切都板上钉钉子了,坊间居然还在散播各种谣言,“弑兄”、“屠弟”、“逼母”等层层罪状。

  一道道脏水往他身上泼去。

  结合这一次南巡的感慨,胤禛决定设置观风整俗使——他打算亲自挑出专人常驻地方,不受任何地方大员的影响和制约,直接听命于雍正帝,有直达皇帝的奏事权。

  这是一件事,另一件讨论的便是三年一科的正科科举考试了。

  乡试定在了雍正七年的五月。

  九月会试、十二月下旬殿试。

  整个流程和康熙朝的时候超不多,在时间定下来之后,胤禛亲自任命主考官和随从官员,随后焚香诰天,考试,批卷、取中,进呈御览。

  胤禛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坐在下面的大臣和弘晖,不由得想到了考试回避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