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5章 围困寿春_三国之化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决定借着和谈逼反孙策的时候,李易就想过,孙策之后很可能会选择庐江作为根基,也就是再度对陆康发起强攻。

  李易与蒯越等人根据早先庐江的战事经过做出分析,几乎是一致认为孙策想要彻底击败陆康,少说也得两三个月的时间,如果粮草补给方面出现问题,这个时间还会增加,所以,李易虽然已经开始在意孙策,可孙策的威胁程度在李易眼中还是比较靠后的。

  只是再好的谋划都难免会出现意外,李易怎么都没想到,这才两天功夫,孙策不光反了袁术,也把陆康给打败了,比原本历史上双方争斗用的时间要短的多。

  李易感慨之余,不由开始担心孙策会迅速在庐江壮大势力,对他构成威胁,思考一番过后,李易便下令暂停进军,在阴陵城中临时搭了一个灵堂,祭奠陆康,以及被孙策杀害的陆家众人。

  这场祭奠闹的动静很大,李易不光带着他的那些部下们去给陆康哭丧,还要求城中的世家大户也要参与,甚至召集了许多百姓也过来祭拜陆康。

  按照李易的说法,陆康丹心可昭日月,陆家亦是满门忠烈,如今被人所害,他痛心疾首,如不能使忠义之士安息,他实在无心进军。

  李易的这些举动虽然是有作秀的成分,而且将陆康捧的有些过高,但因为陆康本质上的确是一位忠义之士,并且因为朝廷有负陆康缘故,他身上还有着很强烈的悲情色彩,而自古以来悲情英雄都是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所以,在李易的推动之下,没用多少时间,陆康在扬州人眼中几乎已经成了大汉岳武穆一般的人物。

  这么做的同时,李易也上表天子,言辞恳切的说了陆康的事情,希望朝廷可以给予陆家的后人一些封赏和优待,以安抚忠烈之心,也让天下人以陆康为榜样。

  做这些事情,足足用了李易五天时间。

  李易属下自然有人不解,觉得李易不必为陆康花费这么大的精神,但李易却是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么做是必须的,也是非常划算的。

  因为陆康是死在孙策手中的,那么李易将陆康捧得越高,让朝廷最大程度的认可这位英雄,那么滥杀忠臣的恶名孙策就得背得牢牢的,也会成为孙策发展路上的一块拦路巨石,除非他李易死了,除非孙策的势力发展到让朝廷不得不重视的地步,在那之前,孙策是几乎不可能得到朝廷任命的。

  有道是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汉室虽然已经是破屋漏雨,但骨架还在,没有朝廷的任命,孙策就算折腾的再厉害,李易都能把他归类到盗匪一流,自然的,孙策就很难收服人心,无论是百姓的,还是世家的。

  可以说,李易走的这一步棋虽然没有直接和孙策交手,却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孙策的发展。

  而且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