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九章 巴牙喇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涸了,只有河滩中间尚有几尺宽的水流,河滩的淤泥上有几艘被烧毁的小船、陷在河泥里的粗大麻绳,散落的几块厚木板等。

  显然,这地方经常有晋商跟蒙古人在这交易,商人们把货物摆在南岸,附近的部族就拿牛羊马匹和皮张等来交换。

  渡河的方式则是旱季用木板铺在河滩上当桥,雨季时则利用浮桥渡河。

  如今大旱,有十来块木板铺在河泥上,就能驱赶骡马车渡河了。

  秦川让部下把粮车停在南岸,就着那些茅草屋和地窝子扎营,所有马匹喂水喂草料,再喂一斤豆子,下午到晚上还要再喂两斤,让马匹吃饱吃好,保证接下来的两天有足够马力。

  刚扎下营没多久,赵武就回来了,带回来两个俘虏,一个是范家派出来的哨探,还有一个是个留着金钱鼠尾的建奴。

  廖三枪和巴图还没回来,仍在路上拦截探子。

  据赵武的汇报,他们一共遇到了二十多个探子,有建奴的,有这附近已经投效建奴的蒙古部落的,也有小股的马贼和察哈尔余部。

  其中最多的当然还是范家的探子,有十五六个左右,杀了八个,抓了一个,剩下那几个给逃掉了。

  就目前来说,应该还没有范家的探子越过了封锁线,除非他们渡过黄河北上,再渡河折回来。

  至于建奴和蒙古诸部的探子,赵武无一例外,一见面就杀,制造自己是马匪的假象。

  那些人大多跑掉了,只有几个建奴冲过来,杀了一个关帝军和巴图的三个族人,赵武等人趁机将对方包围住,大多扔标枪弄死了,只留了一个活口抓回来。

  除了俘虏之外,还缴获了十几匹马,五副棉甲,两副布面铁甲和一副锁子甲。

  秦川直接把那两副布面铁甲给了赵武和廖三枪,让他们穿上,那副锁子甲和几件棉甲则给了巴图,这次拦截哨探,巴图和他们的赤儿山族人也是出了全力,还死了两个族人,给他们几副盔甲是应该的。

  孟家庄缺铁甲,打了那么多仗,只缴获了三十五副而已,全穿在九箕山老匪身上,其他人一件也没有。

  赵武和廖三枪穿有棉甲,再加一件布面铁甲的话,掀翻建奴的巴牙喇完全不是问题。

  实际上,抓回来的那个建奴就是巴牙喇,跑到边墙来捉生,不曾想反倒被一群贼给活捉了。

  有了俘虏,事情就好办多了。

  首先是范家这边,刘有柱还没来得及用刑,那范家探子就招了,把他知道的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其实,前几天,范永斗还没到偏头关的时候,就派人出关查探过一次了。

  对于这两天边外的骚乱,范永斗没太大反应,认为是一些察哈尔余孽勾结明廷边军四处抢掠,或是关外的马匪出来做买卖了而已,这种事早已见怪不怪。

  现在整个河套地区都在后金的控制之下了,除了投效后金的蒙古诸部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成规模的势力了。

  所以,范永斗仍按照计划,准备把粮食运出来。

  这会儿,运粮队应该已经到偏头关,甚至已经出老牛湾了,再过两天就到清水河。

  刘有柱用了刑,反复确认那探子没有撒谎,也没有遗漏之后,便把探子拖出去砍头了。

  大战之前,秦川不打算留任何俘虏。

  相比于范家探子,那个建奴巴牙喇完全称得上硬汉,明明落马的时候已经摔断一条腿,路上还被揍得鼻青脸肿,但见到秦川的时候,仍凶神恶煞地瞪着秦川。

  刘有柱提着滴血的刀子回来,正好瞧见他这副模样,于是上去就是一刀,把那巴牙喇的耳朵给割了。

  对方只闷叫一声,依然凶狠地盯着秦川,嘴里还呱唧呱唧一大通。

  赵武说,对方在骂脏话,骂得挺狠的,还说等他们梅勒额真的大军一到,就把这里的尼堪统统杀掉,拿去喂狗。

  秦川试着让赵武问他,归化城有多少兵力,分别有多少建奴,多少鞑子等。

  可赵武刚开口,对方就哈哈狂笑。

  秦川知道,想让这巴牙喇开口不容易,干脆把他交给刘有柱,大刑伺候,想办法撬开这厮的嘴巴。

  没多久,河边就传来了惨叫声和欢呼声,一直持续不停。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