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五九一章 诸子本源(求票票)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精气,独立守神,勘破虚幻,无有终时,道生本源。

  那是得道的人。

  何为得道?

  从天道之中,得到属于自己道理的人。

  “东君阁下,阴阳家传承数千年,应该不缺少高深的修行真法吧?”

  弄玉侍弄着茶水,将毫叶冲泡,清香弥漫,捧茶近前,落于桉几,公子偶有所得,就会书录一些手札、文字。

  或许不成圆满,却是灵光所为,用来修行参照,再好不过。

  “如果是大周平王东迁之前,以祭祀一脉的底蕴,自然不会缺少那些修行真法。”

  “祭祀一脉的传承自人皇岁月开始,神都九宫的传承或许一般,然而,为了统御之故,五帝岁月,都有收集一些修行之法。”

  “祭祀一脉保存不少,是以,也算祭祀一脉所有,毕竟,祭祀一脉所有,便是五帝所有。”

  “三代岁月也是一样。”

  “成年累月,数千年来下来,便是很多了,只是……祭祀一脉的修行唯有神都九宫。”

  “顶多将神都九宫之法给于完善,其中的缺点很难解决,那个源头是人皇、风后等人留下的。”

  “根据典籍记载,五帝岁月还好一些,五帝对于修行还是喜欢的,虽有限制,禅让之后,就能突飞勐进了。”

  “故而,也会流出一些修行之法,稳固势力以及他日之用。”

  “三代岁月,因天子之位血脉世袭,天子对于修行就比较忌惮了,虽无禁武令,却也相似。”

  “除却亲近之人、有功之人,一般人很难得到修行之法,对于天下间的一些修行之人,还有压制。”

  “三代以来,祭祀一脉的珍藏增多不显。”

  “修行盛事逊色三皇五帝岁月。”

  “大商岁月,因数次变故,修行不为重视的祭祀一脉,传承丢失一些。”

  “大周岁月,大体如夏商,平王东迁,周室衰微,祭祀一脉有乱,传承更是丢失大半。”

  “数百年来的诸子百家传承,八成以上的源头都可以在祭祀一脉的传承找到。”

  “修行入真道,道理如一,那些传承的创始者自身都能自成一家,诸子百家有那般盛况也是自然。”

  “农家!”

  “农家的那位神农子应该是得了祭祀一脉流出去的上古神农氏、魁隗氏部族修行之法。”

  “再加上己身感悟,给于熔炼,创出崭新之法,有了农家的传承。”

  “儒家也是一样,儒者,人皇岁月以来,就是专司巫、史、祝、卜的礼仪之人。”

  “儒,得其名。”

  “孔丘非寻常人,将儒之真意推陈出新,有了如今儒家的根基,再加上孟轲子之故,儒家盛事数百年。”

  “道家!”

  “道家祖师当年更是遍观整个大周守藏室之书,足足耗费数十年,耄耋之岁,才堪堪看完。”

  “那里面不仅仅有大周自己的珍藏,更有祭祀一脉存入其中的书,毕竟……洛邑之地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