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三章 朕真不想卖官鬻爵啊(上)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昂首远眺的蠵龟,环周衬以波涌浪迭,急流飞泻,碑顶雕刻的是六龙交盘,似在游水戏珠,栩栩如生,碑阴的右上方,闪映着一个如盘大小的圆斑,质地缜密,晶莹洁白,与环周的颜色若明若暗,氤氲朦胧,碑身呈光泽清润的淡青色,散布着浓淡相宜的斑纹,只是整座石碑通碑不刻一字,好似一件处于未完成状态的艺术品。

  “朕先前拜谒诸陵,见诸陵陵前皆有此碑亭,但除成祖皇帝的‘神功圣德碑’外,其余各碑均不着一字。”

  朱翊钧停下了脚步,仰头看着这座螭首龟趺的无字陵碑淡笑道,

  “却不想朕的陵前亦是如此。”

  皇帝身后的诸臣互相对视了几眼,还是申时行上前道,

  “成祖文皇帝之圣德神功碑文,乃仁宗昭皇帝御撰,昔年太祖高皇帝尝言,‘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故而我朝祖制,帝陵功德碑文须以出自嗣帝之笔。”

  申时行说到最后一句时,话中的造词遣句显然慢了一拍,嗣帝就是将来的太子,皇帝刚刚在众臣面前感叹自己陵前碑文无字,此刻自然是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朱翊钧却轻轻地一笑,心想,这个时代有谁能懂我的功绩呢?就是懂了也不该在专属于皇帝的陵碑上写下来啊。

  他这般想完,转头便将隆庆皇帝推出来应付道,

  “朕前读史书,盖闻唐乾陵有大碑,亦无一字,皇考功高德厚,文字无法形容,朕即今不撰碑文,以此追念太祖之德。”

  众臣见皇帝自动跳过了太子的话题,连忙纷纷附和起来,表示嗣帝不给先帝撰写碑文也十分符合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

  定陵有朱门三道,第一道是外罗城墙门,重檐黄瓦,雄伟壮阔,墙上镶琢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等图像,第二道是祾恩门,两山接于宫墙,左右各置腋门,宫墙以西与第二道门之间,构成陵园的第一个院落。

  院落正中为祾恩殿,即为祭祀陵寝的宫殿,根据朱翊钧自己的目测,定陵祾恩殿与永陵祾恩殿大小相同,座前亦有月台,月台两侧各有石阶一道,台前有石阶三道,阶中丹陛雕龙云纹,刀法凌厉。

  祾恩殿之后为棂星门,其状如牌楼,门两侧高耸长方形汉白玉柱各一根,柱顶雕石兽,两柱之间为门楼,楼上亦覆盖黄瓦。

  这三道陵门层层递进,围以宫墙,肃穆气派,穿过三道门后,便是寿宫的主体宝城和地下玄宫。

  这一段路朱翊钧相对比较熟悉,因为后世将此处改建成了定陵博物馆,作为历史研究生的他在现代不止一次地参观过这里,而到了陵园的坟冢部分,朱翊钧的脚步显然放得更慢了一些。

  这一部分是整座定陵最显赫的宝城,由城墙围成圆圈形,城墙外侧置垛口,内置矮墙,顶部铺砖为道,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