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八章 覆试之请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皇爷,阁臣递了奏本进来。”

  朱翊钧言简意赅道,

  “念。”

  孙暹瞟了李氏一眼,见她一错不错地盯着魏忠贤看个不停,心中也不免生疑,只是他这疑虑不是对于李氏的,而是对于魏忠贤的,他心想,没想到这李进忠还有这本事,让一个已经成为后妃的娘娘还忍不住盯着他看个不停,

  “王锡爵奏《无端为子蒙疑大辱国体乞赐先行罢斥以公试典事》,该臣在阁,接得礼部郎中高桂揭帖一纸……”

  朱翊钧刚听了开头,还没进入正题,就开口道,

  “知道了。”

  皇帝抬起手来,按揉着自己的左侧太阳穴,

  “申时行有无据此事上本?”

  孙暹应了一声,随即念起了另一份奏疏,

  “申时行奏题《为庸劣招疑有愧重职乞赐休致以全晚节事》,臣在阁办事,接得礼部郎中高桂揭帖……”

  朱翊钧仍是只听了开头的那一句话,便挥手打断道,

  “哦,阁臣都在奏本中明言对辩言官揭帖了。”

  皇帝顿了一顿,似是思忖了片刻,道,

  “那这是要上《实录》的架势了。”

  李氏在一旁问道,

  “揭帖原是不上《实录》的吗?”

  孙暹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听皇帝耐心解释道,

  “嗯,揭帖经‘缄封’则称为密揭,若是不经内阁,那编撰《实录》之时,总裁官一般并不将这些密揭内容载入《实录》之中,若是不具署名的私揭或匿名揭,乃为无根之谤,则为朝廷所禁,所以后代……啊,如今士林在野编我朝国史,必得四处游历、求访群书。”

  朱翊钧认认真真地向李氏科普着,用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听懂的语言,李氏也知道他是暗喻乾隆为编撰《四库全书》而网罗天下书籍,于是微笑着点头受教。

  她当然厌恶满清,是见了朱翊钧才会这般在关于满清的话题上露出这般笑容,朱翊钧又很快将话头转了回来,

  “不过高桂年前参阁臣之子,是为言官官揭,倘或阁臣不以辩驳,没有票拟、批红,那六科一般亦不以抄发,而如今两位阁臣都在奏疏中阐明高桂参劾一事,又递进宫中要朕批阅,那就肯定是商量好了,一定是抱着载入《实录》的决心了。”

  李氏道,

  “阁臣这是问心无愧,不畏身后万世之名。”

  孙暹又瞥了李氏一眼,心想,没想到李进忠看女人还真有点儿门道,皇爷待这个新上来的李选侍果然非同一般。

  朱翊钧点了点头,朝孙暹问道,

  “除了两位辅臣,还有其他人据此事上疏吗?”

  孙暹道,

  “还有总督蓟辽右都御史张国彦为其孙张毓塘上奏辩疑,乞罢官而请覆试。”

  朱翊钧这会儿却是迟疑了一下,倒不是因为张国彦现在还在总督蓟辽军务,而是孙暹一提“其孙张毓塘”,就让他想起张国彦之子张我续。

  历史上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