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八章:关中征伐(三)_北朝汉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贼平之后,方劳圣虑”云云,是晋朝镇南大将军杜预所上奏疏中的话。当时杜预犯病,晋武帝司马炎派他抱病征吴,杜预上奏疏推辞,说“取吴不必臣自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提醒晋武帝司马炎,让他妥善安抚东吴旧地和旧臣,以免有人趁机作乱。可惜晋武帝死后,其子晋惠帝愚痴,中枢频频变乱,于是妖贼石冰、广陵相陈敏、建威将军吴兴钱璯先后起事,据有扬州,全赖义兴周玘(时为吴兴人)、吴郡顾荣、会稽贺遁等本地大族才得以平定,继而由司马睿、王导入主,延续晋朝之祚。

  如今临淮王引用这句话,明里说关内屡经叛乱,民生凋敝不堪,需要择贤能可靠之人镇守和治理,暗里却是在提醒元子攸,天下寇盗未息时,尚且可以牵制尔朱荣,让他无暇图谋改朝换代的事情。而且他想要率军平乱,就不得不借助魏朝中枢的号令,以指挥各地的刺史、都督,调配全天下的兵力和钱粮。可是,如今各地贼寇皆平,尔朱荣声望达到顶峰,很可能会谋求取魏朝而代之。

  元子攸何尝听不出他的意思?不说别的,尔朱天光的报捷文书,并非直呈尚书台,而是呈给晋阳的尔朱荣和上党的元天穆,再由他们转呈过来。仅从只一点,这就可以看出尔朱家的跋扈。

  尔朱荣是都督中外诸军事,如果说把捷报呈送给他,还情有可原的话。那呈给元天穆是什么意思?他已经由从一品录尚书事晋封正一品太宰,正率虎贲军驻于河东上党封地,从侧面牵制万俟丑奴,军事职权上还不如尔朱天光,尔朱天光为何绕过尚书台,先呈书于他呢?

  不仅如此,随尔朱天光报捷文书而来的。还有尔朱荣和元天穆的两封奏疏。元天穆在奏疏中,不顾他已离开尚书台的事实,越俎代庖的建议朝廷给予诸将封赏;这倒也罢了。尔朱荣的奏疏,却是向朝廷要求九锡!

  九锡是天子赐给勋臣的九种礼器,乃人臣的最高礼遇。然而。自从王莽引用古礼、从汉平帝手中获得九锡以来,这一殊礼便成了人臣篡位的前奏。后汉的曹cāo、曹魏的司马昭、东晋的桓玄、以及其后的刘裕、萧道成、萧衍等,无一不是先取九锡,然后由自己或自己的儿子改朝换代。

  以魏朝而论,立国一百多年以来,获得九锡的仅有两人,一个是投降本朝的刘义隆之子、宋王刘昶,一个是辅佐高祖孝文帝迁都改制的任城王元澄。但这两人的九锡,都是死后才追加,并非生前所接受。

  当然了。尔朱荣并未直接向朝廷索要,而是说他府内的参军劝他自加九锡,而他听了很不高兴,将其逐出幕府云云。从这个表述上来看,他大概还有试探朝廷的意思。看朝廷如何答复这一无理要求,从而判断出朝廷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