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六章 精益_跃马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艳靡、不为惊异。音律之道乃词曲相谐可也。词以曲传意,曲以词达情,相符相谐,可达中正。正因此痴,每遇好词而心动,欲为之谱曲相和,但又恐误其诗,每每踟躇。故叮嘱之,非得作诗者首肯,不得公然传唱之,免误诗文之意。”

  王源皱眉想了想,意思明白了个大概。往后翻去,整本小册子上都是曲谱,豌豆蝌蚪怪模怪样的符号满目,王源却一个不识。但曲谱下所附的诗文却都是王源的所写的诗文,那正是为王源曾经写过的诗文所谱的曲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源越发的诧异。

  “王相国,你可知我师从何人?”姜巧巧静静问道。

  “不是大唐第一歌姬许和子前辈么?”王源道。

  姜巧巧一笑道:“不错,奴正是她的关门弟子。王相国居然知道此事。”

  王源道:“我当然知道,数年前在京城,我曾有幸聆听许和子前辈一曲惊鸿曲。当即惊为天人至今念念不忘。今日我之所以受邀前来,便是知道姜姑娘师从于许大家。”

  姜巧巧点头道:“原来如此,原来是恩师的面子,王相国才肯屈尊而来。我还以为是我姜巧巧之名吸引了王相国呢,看来是自视太高了。”

  王源笑道:“我也不是那个意思,毕竟我并不喜欢出入这等场合,并无轻视姜姑娘之意。姜姑娘之名据说冠绝东南,我也是有所耳闻的。”

  姜巧巧摆手道:“王相国倒也不用照顾我的面子,我和恩师比自然是天差地远。相国听过恩师清音,自然天下任何人的歌声都没有吸引力了。我并不在意此事。”

  王源笑道:“姜姑娘倒是豁达之人。但不知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否解释一番,被让我满头雾水。”

  姜巧巧点头道:“好,奴便从头说起。那还是七年前,恩师从京城来到扬州城。当时我萃芳楼老楼主尚在人世,她和我的恩师是闺中密友,恩师便落足于萃芳楼中。当时奴才十岁,恩师见我嗓音资质甚佳,闲来无事便收了我为关门弟子,指点我歌唱之技。正如这曲谱扉页上所言,恩师醉心于音律歌艺,每有好词好诗,不免技痒欲谱曲与之相和。那时,王相国在京城名声鹊起,写下的诗文流传大唐各地,恩师对王相国的诗文赞不绝口,几近痴迷。为了给王相国的诗文谱上好曲,她便在墙壁上亲笔录下王相国的诗文,以供起居之间随时鉴赏琢磨诗意,好为之谱曲。这便是你看见的那些诗文写在墙上的原因。”

  王源恍然点头道:“原来如此,惭愧惭愧,我的诗文能入许大家法眼,当真三生有幸。”

  姜巧巧微笑道:“王相国何必自谦,你知道你的这些诗文冠绝天下的。只不过,恩师说,你的诗文风格不一,时分奔放豪迈,时而平淡直白,时而细腻隽永,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