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9章 天翼鱼雷机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如今南方重航和联合北航各自研发野马I型8缸风冷活塞发动机、太行I型9缸风冷活塞发动机作比较,两款发动机毫无疑问就是基于早期对水冷发动机不断研发、改进的工艺积累,然后最终通过解决了气冷发动机散热工艺后,迅速的取得了产业性突破,研发出新型的航空发动机。

  当然,秦铠透过北方实验室向两大航空研发机构提供的发动机整流罩、废气涡轮增压、变距螺旋桨工艺等多个理论性建议,则直接催生了两款气冷发动机性能上的大幅度提升,即便是第一代量产产品,动力已经完全碾压了水冷发动机时代的尖端产品。

  此番在江苏号航母上参加海试的天翼I型鱼雷攻击机,装备的联合北航自行研发的太行I改型风冷发动机功率已经达到440马力。抛弃了旧式的双翼格局后,整体重量仅有1400公斤,却拥有了2700公斤的起飞重量……这意味着,除了携带足够的航空汽油外。足以携带一枚直径550mm、630公斤的毒刺鱼雷。

  同时,天翼I型鱼雷攻击机在携带鱼雷后,依然拥有6小时的续航时间、4000米的实用爬升上限,以携带全重燃油、弹药下依旧能达到的200公里/小时的航速,最大平飞速度已经突破250公里,在大海上绝对拥有一流的突击性能。

  但是。秦铠自然明白鱼雷攻击机的不足,毕竟,鱼雷攻击机在拥有巨大的杀伤力的同时,要从战舰火力最强盛的侧翼发动水平攻击,这也意味着单薄的飞机要面对正面的枪林弹雨展开突袭,这种角度的突袭,对于飞行员而言,几乎就如同一战战场上冒着重机枪的弹幕冲锋一样。

  虽然海军飞行员已经表现出十分高超的飞行技术,但事实上,在双方都具备对空防御措施的情况下,鱼雷攻击机的战损率将会非常的高……虽然咱大中华人才济济,但培养个飞行员那也十足不容易啊,能够拥有勇气飞天揽月,即便是国民教育已经全面普及的时代,依然是一项巨大挑战性的工作。

  当两架天翼I鱼雷攻击机稳稳的返航降落在江苏号航空母舰甲板上时,秦铠的眼角瞥见另外一群人正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指指点点,这让他也十分好奇……当然,这所谓的一群人,说实话,其实是今天鱼雷机海试中的最失意者!

  “郑铁山那家伙真是够懒的,抄了咱们鹞式的单翼射击,机翼面积都一点没改,就直接插在他们的神马天翼鸡上了……搞这个什么鱼雷机,完全是走的歪门邪道!”失意者的小头头显然对于鱼雷机的海试颇为诟病,此刻正指着观测台下面航空甲板上停着的几架鱼雷机不断发出各种歪论!

  “黄工,这郑总工上次来我们厂里,蛮好不给他们全套资料的嘛!让他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