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7章 秦铠的密奏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洋系撕破脸,那也就算了,毕竟南洋系在朝堂上的势力,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强大,那位秦总督的强大之处,在于他本身的积累的功绩和坐镇南方的水师。

  但是,这次就连在朝堂上盘根错节几十载的淮系大员也擂鼓助战了。虽然折子里并没有将广州将军一棒子打死,只是要求彻查,那已经是标明了一个态度,当然。其中免不得顺带棒打一下与北洋颇有些竞争关系的南洋系,这自然是捎带的红利。

  王文韶的出马,俨然又掀起了另一波的弹劾高潮,淮系的官员、亲淮系的官员纷纷上书,反正都是互相抄袭之作。内容大体一致,总之是王大学士折子的翻版,此外,免不得加入一些各自自己的评述而已。

  这下子,朝廷亲贵们保广州将军的声音也弱了不少,许多人见势不妙,纷纷偃旗息鼓,但是其中暗流却更加汹涌起来,旗人亲贵们开始频繁走动,而且通过各种渠道。把各种不利于旗人的消息透进宫里——这个紫禁城里,那才是旗人的根基!

  不过,这一切都在三十日这天揭晓了,两广总督秦铠的折子姗姗来迟,时机却又恰到好处,头一天朝议之时,宫里头已经发话了,尽快把这件事情查清楚了,切不可乱了旗人的阵脚,这话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跟醇亲王当初的意思如出一辙。

  但是要了结这桩弹劾案,自然不是说干就能干的,两位一品大员都折子至今未到,这都过去十多天了。也不知道走的什么路递的折子……但是,现在终于等到了秦铠的折子,虽然有可能是一面之词,这也好过什么关键性信息都没有。

  不过这份折子还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因为这是一封秘折,也就是这封奏折只是呈送皇帝阅览的。按理其他人是不得先于皇帝看这封折子,这清朝的密奏制度一直就存在,但是普通的密奏,那也是要经过这军机衙门审阅后才递送到宫里的,毕竟不是张三李四都能直达圣听的嘛!

  但是,这是封疆大吏的密奏,自然不能如此处置,醇亲王奕譞拿着世铎带来的折子也是一头问号,毕竟封疆大吏很少上密奏,何况现在的皇帝才不过是一个14岁的娃娃,直达圣听又有什么作用的……

  两人都猜到了,这封折子的内容可能太过惊人,所以不得已采用这种办法,杜绝消息传递出去,这满京城的人都知道的,大清的官衙就是一个大筛子,当天的朝廷的动静,下午就能在西大胡同茶馆里听人当做谈资到处宣扬。

  只是,现在已经错过的朝议的时间,不过事关重大,当天下午,两位王爷拉上左宗棠左大学士再次进宫面见皇帝……自然主要是要面见掌管的慈禧太后,之所以拉上左宗棠,因为这位一直来就被太后奉为大清的干将、重臣,见识不凡而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