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一一四 皇权与相权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让他以从四品任京兆府长史,暂行京兆尹事,以观后效。宰相认为如何?”

  徐明朗心中顿时不快,腹诽道:你是给人才机会,可那都是给的寒门官员,什么时候这么大方的给门第官员机会了?再说,方伯符算什么人才,真要比拼处理政务的能力,门第优秀子弟多得是,哪里轮得到他?

  至于以长史之职暂行京兆尹事,还不就是个说辞,真让他主事了京兆府,你还会让他的屁股挪开吗?

  徐明朗有意反驳,见皇帝面色如铁,眉宇间满是不可违逆之色,又不由得心下一沉。

  陛下这回的态度缘何如此强硬?完全不给我面子……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陛下这是翅膀硬了,要压老夫的权威,分老夫的权柄?

  徐明朗心头警兆陡升,这可不是什么好势头!

  自古皇帝与臣子就有权力之争。中原最早有皇权的时候,权力并非很大,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丞相、宰相主持政事。

  彼时丞相独立开府,有自己独立处理政务的机构,谓之丞相府,乃是皇朝最高行政机构,丞相就在丞相府办公,而不是在皇城,在什么中书省——那时都没有三省。

  两汉时期就是这般制度,诸葛亮的丞相府就是典型、显著代表。三省六部的制度建立后,丞相变为宰相,这才失去了独立开府的能力。

  在这片大地上,改朝换代只是寻常事,但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无论皇帝是雄才大略还是平庸无能,皇朝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做两件事:加强中央集权与加强皇权。

  起初,天下行分封制,天下之主的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君主,各诸侯国都拥有独立治权;大秦废分封行郡县后,朝廷才能任免任何一个地方的官吏。

  而后地方军权、行政权分离,封疆大吏权力变小,相应的朝廷权力增加,这都是在加强中央集权。

  而在中枢,文武分流即是地方官员军、政两权分离的延伸;而用寒门官员代替门第官员,最终清除门阀世家这种分天下大权的权力利益集团,也是加强皇权的需要。

  皇权加强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皇权与相权之争。

  因为丞相、宰相这个官职,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主持皇朝政事、统领百官的,他横在皇帝与群臣之间,让皇帝不能直接掌控所有官员。

  当天下没有宰相这个官职,皇帝直接掌控六部的时候,皇权将达到顶峰。

  届时,朝臣在大殿上将没有座位,只能站着举行超会,臣子也将失去自己的独立人格,彻底变成皇权的附庸,只能自称“奴才”。

  到了那一天,皇权将无人能够约束,皇帝将予取予求,可以肆无忌惮禁言路,可以毫无顾忌大兴文字狱,而不用再担心有直言敢谏的臣子,站在大殿上指着他的鼻子,说他是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