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七四四 为百姓计 即是为长远计(1)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会,老常就算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那也得赶紧缩回来不是?”

  赵宁嗯了一声,表示孺子可教。

  杨佳妮没忍住,“我虽然败给了他,但也只是略处下风而已,他并不能拿我怎么样,且我吴国大军已经渡河,不日就会兵临城下。

  “你果真要选他?”

  常怀远笑呵呵的道:“大将军莫要误会,老常并不是因为时势利弊才选择太子,老常刚刚说了,我一直都是大晋的忠臣啊!

  “忠臣,怎么会因为艰险困难就改变立场?”

  杨佳妮翻了个白眼,懒得再理会他。

  她当然知道常怀远为何选择赵宁。

  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

  唐珏等徐州地方大族,以及张名振、泗州副将等部分武宁文武,已经或间接或直接投靠了吴国,还犯得着他再投靠吗?

  投靠过去也无功劳,节度使的位置能否保住都两说。连麾众都无法约束控制,这种能力到了吴国,未来可谓一片黑暗。

  做大晋的忠臣则好处多多,仅凭一个“忠”字,日后就能保住自己的权位,就算没有新的功劳,也不愁荣华富贵。

  况且徐州这地方,眼下还算有些用处,他到了赵宁手下肯定不会没有事做,而只要有事做那就是在立功。

  再次,大晋在徐州已有民心根基。

  ——事到如今,常怀远哪里还能不知道救助难民的是赵宁?

  赵宁不仅救了城外三外难民,还种下了公平正义的种子,借着这事的影响,往后要竖立朝廷的良好形象,获得民心归附那是大有可为,所以长远来看,赵氏是可以争一争徐州的。

  退一步说,纵然徐州不保,他常怀远这个已无节度使之实的节度使也没损失什么,大不了就是离开徐州而已,大晋朝廷总不至于太亏待他,把他的官品降得太狠。

  最后,要是他现在投靠杨氏,以赵宁跟杨佳妮的实力对比,赵宁执意要当场杀他,杨佳妮未必拦得住。

  见杨佳妮走到一边去了,常怀远点头哈腰地请示赵宁:“不知太子殿下有什么吩咐?”

  赵宁看着他:“你觉得我该有什么吩咐?”

  常怀远知道这是赵宁在考验他,当下不顾杨佳妮在场,仗着自己有对方撑腰,肆无忌惮地道:

  “卑职觉得,应该立即调集高手与大军,将那些投靠杨氏的城中叛徒都抓起来,格杀勿论明正典刑!”

  这是他投靠赵宁的又一大原因。

  他现在恨极了唐珏、张名振这些叛徒,要不是对方骤然反叛,他也不至于落到走投无路的境地。

  这些人既然成了杨氏爪牙,那就是大晋的敌人,投靠赵宁便能杀了这些人,让他一扫胸中郁垒,一雪被背叛的耻辱!

  不出意外,听到常怀远这番话的杨佳妮,从侧旁向他投来了凌厉的眼神,常怀远禁不住眼皮一跳,但立马就做出无所畏惧的样子,挺直了腰杆一心一意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