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崔氏_以身饲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和格调不大欣赏的,自幼就拘在宫里生活匮乏的她,就喜欢满满当当的花样,鲜明热闹的颜色,若是哪一日她不必伺候人了,那一定要红的紫的,要多艳就穿多艳。赵朴真捧了诗卷上前递给负责的女官,心里暗自揣测着,转眼却豁然发现窦皇后左侧竟然坐着一位道姑,这道姑身披浅青色蚕丝道袍,头上戴着整块的碧玉雕琢的莲花道冠,眉目极清美,赫然正是道号知非的前任皇后,崔婉。

  她为什么来了?

  赵朴真心里大诧,却看席上一个声音清脆的女官正在念一首诗,正是适才太子和那首寻兰的,念完席上纷纷赞赏道:“太子殿下果然诗才横溢,格调甚高,与崔娘子这首诗正相得益彰。”

  崔娘子?和崔皇后同姓,赵朴真心里存了个小心眼,往席上望去,果然看到贵女席上有一名面生的少女,年方及笄,淡眉细眼,削肩细腰,整个人似有不足之证,纤细柔弱,她大概喜欢珍珠首饰,发上珠簪,耳边及脖子上都佩戴明珠,显得整个人十分温婉,如今被人注目,微微侧了脸低头,露出透红的耳根,拘谨却仍姿态优雅,看上十分腼腆羞怯。

  原来太子和的是这位崔娘子吗?赵朴真想起适才太子那认真的样子,不由想笑,太子——是想拿到上官筠的诗的吧?选的兰花,是了,上次去上官家的园子,好像就有很多兰花,后来听说是上官娘子的亡母所喜欢的,结果却偏偏拿到的是这位崔娘子的诗,也不知上官筠的诗是谁拿到了,最后拿到的人会不会被太子记一笔。

  正胡思乱想着,上首的崔娘娘开口道:“柔波自幼身子有些不足,因此家里人便不忍在功课上过苛了,诗赋上没怎么经心,闺阁之作,格局小了些,太子和这一首,倒没什么处,只‘临风缟衣人’‘空山倦游晚’、这两句太过萧索,春日本是万物生发之日,少年人理当蓬勃生气才是,实不该为赋新词写这些伤春之语。”

  赵朴真心里大惊,原来适才她听到太子和诗,心中也觉得作为一国储君,在这热热闹闹的宫宴上,作此萧索老成的诗,实在有些不合适,还不如秦王索性写个圆圆满满花团锦簇的应制诗,四平八稳的格律,说不上好,却也挑不出错儿,如今崔娘娘一针见血,显然这话也只有太子的亲生母亲才有资格说,别的人倒不好说什么。

  只见东阳公主扬眉笑道:“我听着倒很好,太子自幼就是这持重冷清的性格,无为而治,随心即可,知非道长如今在清静之地修道,应该讲究清静无为才是,如何倒还讲这人间锦绣繁华呢,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这凡心偶炽,孽火齐攻的,对修道可大大不利呢……”语气夹枪带棒,连讥带讽的,竟是毫不遮掩。

  赵朴真心中洞然,东阳公主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