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章 不当贵妃(三)_佛系王者[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可持节佩剑入朝见帝不拜。

  加上先帝之时已有过如此加封,这样一来,裴太师便是两朝帝师了,朝野对此一片赞誉,也夸当今是个知恩且亲近贤臣的天子。

  皇帝刚刚松了口气,但他万万想不到,他的好岳母在这风口浪尖上搞出了一件大事来。

  ………

  王家贵女二九年华,是京中有名的美人,也是这次入宫为妃的热门人选,竟遭人暗害在胭脂水粉里下,毁了容颜。而经查清,下的那名侍女竟是被宫中苏夫人的亲母所重金收买。

  王家当即向京兆府报案,将此事闹大,扬言要严惩凶手,哪怕是未来皇后之母也绝不罢休。

  待皇帝和苏玉秋得到消息时,此事已经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即便是皇帝也无法阻止京兆府依律查案,并将苏母带来审问。

  不到一日工夫便查明了真相,人证物证确凿无误,的确是苏母故意使人谋害王家贵女。

  实在是苏母这事做得太粗糙,也太没脑了,而且京兆府尹稍稍一威吓要上刑先打二十杖,再配上找到的证据,苏母就吓得一股脑什么都说了。

  此事起源于苏母在宫中见到那王小娘子生得太过美貌,担心入宫后会与自家女儿争宠,加上身边的婢女献上计策,苏母耳根子软,又着实担心女儿失去宠爱地位,连带拖累苏家,便动手害人了。

  能坐上京兆府尹这个位置的也非能力平庸之人,而且还是裴太师底下的官员,倒是在办案之前给裴太师递了消息,问可有什么需要顾忌考虑的。

  裴太师只回道秉公处理便可。

  此事出于妇人嫉妒之心,但却并非那么简单。

  裴家既已退出皇后之争,裴太师自然也是置身事外,两不相帮。

  京兆府尹派去苏家的捕快,只找到了一具坠井的婢女尸体。这下苏母更逃不了罪责,毕竟是她使人寻来毁容的药,又重金买通了王家贵女的贴身侍女,指使她在妆粉里下,毁了王家贵女的容貌。

  不知是王家所为,还是其他势力在暗中推动,令苏母为女争宠毁人容颜的事在京城甚嚣尘上,议论纷纷。

  且朝堂上已出现许多官员奏议,直指有其母必有其女,苏氏德行有亏不堪为后。

  ………

  “此计倒是辣。”顾然叹道。

  不乏有聪明人能看出此案的问题,比如那先挑唆苏母,后自杀坠井的婢女,只知是苏母在集市上买来的婢女,在入苏府之前的身份来历底细一片空白,再比如官宦贵女的贴身侍婢,向来是忠心耿耿家生子或签了死契,怎么会因为简单的见钱眼开谋害主子。

  但这一切的结果,在苏母主动跳进陷阱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要么她以死谢罪,要么苏家失去皇后之位。”

  在裴太师拿此事来考问她时,顾然毫不犹豫回道。

  裴太师又追问道,“那你认为是那种?”

  顾然淡淡道,“大概是前者吧,而且不会太久。”

  因为这会是很多人乐意看到的,包括皇帝,也包括苏家。

  皇帝爱惜未来皇后的名声,也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能有这样的岳母。而苏家为了前程富贵荣华,恐怕也会选择牺牲苏母一个人。

  裴太师面带赞赏地点了点头,换成裴大郎和裴二郎来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半天摸不着头脑。

  官场浮沉,向来凶险万分,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他人攻击的把柄。

  而小女儿裴兰昭原以为自小养在深闺里被保护得太好,对这些魑魅魍魉一无所知,倒是他错看了。

  仅凭一些微末细节,蛛丝马迹,她便能窥出真相来,并且善于揣摩人心,猜到了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裴太师不由得感叹道,他的女儿,比他想象得还要聪慧几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