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四章 报道_全音阶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师给杨景行打来电话,说那边午后的排练以及媒体见面挺成功,喻昕婷在翻译的帮助下接受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个人采访也还不错,而且采访者有接到里昂院教授的授意。

  老师说这个电话本是先打给很关注的校长的,校长让他跟杨景行也说一下,估计这个采访应该明天就会上里昂学院的网站:“……几个客人对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评价都非常高,对演奏家也十分肯定,报道应该会很好看,我到时候就联系国内翻译转载。”

  杨景行说:“多谢……钢琴协奏曲不用再多排练了,把时间留给其他人吧。明天白天有什么活动安排没?”

  老师说:“上午有两个小时的外出安排,主要去看看古罗马剧场……采访的时候,他们其实对你是很有兴趣的,问得也比较多,不过我看喻昕婷,可能不敢说还是怎么不理解国外的艺术氛围,感觉有点太保守了,我们侧面提醒了一下,也不知道她懂我们的意思没。”

  杨景行说:“这些我们都有沟通,没问题。其他方面,毕竟第一次出国,多麻烦你们了。”

  老师对自己经验丰富的团队很有信心。

  杨景行又问:“票买得怎么样?”

  老师略一沉吟:“还行,明天还有一天嘛,应该还不错……主要是这一次没怎么做华人华侨的联谊,以往跑几个国家过来的都有。”

  杨景行祝对方一切顺利,挂电话后看着词典给里昂院的教授写了一封英文邮件,也很快收到了回信。两人相差几十岁的人都挺客气,不过也有许多共识,而且信件中都有语法错误。

  十四号下午,杨景行接齐清诺的通知打开了浦音官网,两篇报道,醒目的头版头条是。

  报道篇幅不短,介绍了乐团欧洲巡演的时代背@景,回顾了八十周年校庆的一系列成功,吹嘘了乐团到达异国他乡后所受到的热烈欢迎,介绍了将要合作的音乐家指挥家,参与演出的学校师生,也提及了杨景行同学的作品。

  另一篇报道,原创篇幅短小,但是配图了,图片是截取的里昂院的网页,看不太清楚也没关系,反正杨景行也不认识法文,但是有喻昕婷几人的照片,然后就是翻译内容。

  浦音的文字介绍就是乐团到达后立刻展开了紧张的排练工作,并且开放了媒体参观,然后接受了里昂院的专访。

  翻译的能容就长得多了,开篇是报道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自述一下,说自己刚开始接到采访任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境,然后却意外地接到学校著名教授的推荐信和对采访对象的高度评价,于是他就提起了兴趣。

  报道者参观了浦音青年交响乐团的排练,听了著名中国作曲家的交响曲新作、听了声乐系学生的经典曲目演唱、又听了从没听说过的学生作曲学生演奏的钢琴协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