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此理须凭达者论_贵极人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ad_app(36149264972015433251)

  宫中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这样大的事,就是想瞒也瞒不住。诏命一下,内阁立刻就得到了消息。翰林又称储相,素来地位优崇,历来不知出过多少辅臣,怎可如此慢待。刘健即刻就要去找朱厚照,当场反对。可李东阳到底要持重些,他拦住刘健,问这小黄门前因后果。黄门本就是靠这张嘴吃饭,当下如倒核桃车子似的,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值房之中,一时鸦雀无声。内阁三公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待到黄门走后,他们才开始商量。谢迁的脸涨得通红,胡须不住地颤抖,他首先谢罪:“都是我那不成器的犬子,不知天高地厚,才惹出这一桩祸事来。我实在是惭愧至极啊。”

  李东阳宽慰他道:“以中也只是想为国效力,只是一时莽撞了一些,日后多加磨练也就是了。再说了,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啊。”

  刘健一拍桌子,眉毛竖起道:“元辅此言差矣,翰林素来清贵,皇上却将他们全部由天上贬到地下,如此离经叛道,这还不叫坏事么?”

  李东阳捋须道:“某也是翰林出身,自天顺八年被选为庶吉士,便一直身在台阁,于自身倒是清贵了,可于国计民生却都是道听途说。若真论收获,还是弘治十七年奉命去山东祭祀孔圣人沿途所见所闻来得真切。”

  谢迁道:“元辅所言固然不错,圣上也是出自育才之心。可非是我为自己的儿子说情,万岁这般置祖宗法典于不顾,还是过了些。”

  刘健附和道:“正是,即便要让他们务实,也要等三年散馆后,再论不迟。如今连学问根基都尚未打好,如何能去各司。圣上如此妄为,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反而多生事端。”

  李东阳的面色也凝重起来,他微微颌首:“那我们还是拟一份奏本,劝万岁收回成命。”

  三人立即斟酌词句,李东阳挥毫泼墨,下笔千言,而顷一本奏疏便已成形,又着人递给朱厚照。

  奏本写完,谢迁就急着告退了:“待我先回去将那不成材的孽障教训一顿。”

  李东阳和刘健虽苦劝几句,可到底压不住谢阁老的满腔怒火。他的一双厚底官靴都踩得飞起,大红的官袍在风中飘荡,一出宫门就冲进轿子,一落轿就杀气腾腾地冲进府邸。

  谢丕一脸颓色归家,自入房门便不肯出来。母亲徐夫人十分担忧,正在他门口敲门询问时,就见自家老爷冲进来。谢迁少时就有仪观俊伟,儒雅彬彬之名,即便如今年老,也是风度翩翩的长者,素来说话轻言细语,以理服人,何曾有这般火冒三丈的时候。

  徐夫人一见之下都愣住了,直到他老当益壮踹开谢丕的房门后方回过神来,忙抱住谢迁的胳膊道: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