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小血管吻合术_全职名医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直径不足毫米,要在这针尖之地上“起舞”,缝合5到7针,其难度可见一斑。

  这是金陵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每年的保留节目,是专为即将踏上实习岗位的准医生们量身订制。通过这样高难度的实操考核,一来检验学生们这些年的学习成果,二来向受邀来此监考的医生们秀秀肌肉,提升学院的竞争力。

  任心带上胶皮手套,将线穿进持针器中,右手拿住,左手则拿着镊子,接着深吸一口气,在脑海里再次回想一遍缝合时的注意点。

  比如,手不能抖,因为在显微镜下操作,任何细微的抖动都会被放大无数倍,一次两次倒还好,可做血管缝合是需要漫长时间的,次数多了,人眼睛容易花;

  其次,缝合时不能出现不能产生空腔、死腔,这样会降低血管流通的成功率;

  还有...

  衡量一个医生,尤其是一位外科医生的医术如何,重点就是看他做手术的能力。而缝合的好坏便是每个医生手术能力最直观的体现,血管缝合则是缝合这项技能树上的王冠。

  打个比方,像这个血管缝合的手术,每个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是可以完成的。

  但是接上了不代表能用,能用不代表好用。

  所以医学上有个笼统的规定,只有血流通过率为90%以上的才算合格。如果一名医生可以将自己的成功率稳定在95%以上,那么他肯定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一句话概括,就是缝合很难,缝好更难。

  但这一切对任心来说,似乎是手到擒来的简单。

  只见任心用镊子夹起血管,持针器顺势从侧面垂直进入。

  垂直进针、出针是确保血管壁全层缝合的关键,也是使血管缝合处管壁外翻且对合良好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在保证缝合确切不漏血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缝合处血管狭窄。

  站在考生桌前监考的几位医生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任心的动态。

  因为在其他四桌考生还在思考如何下针时,任心已经快要缝合好第一只小白鼠的断尾了。

  “王老,这个小伙子看上去挺不错的啊!”一个带着金丝眼镜,稍微年轻一些的男子在C位男耳边悄声说道。

  其他剩余的医生也纷纷点头赞同。

  “王老,要不瞧瞧?”另外一个医生建议道。

  “不好吧,万一影响到他发挥怎么办,看到我们之后紧张...”刚刚那个带着金丝眼镜的男子犹豫道。

  “小李,做我们这行的,就是要胆大心细,遇到特殊情况也不能慌乱。说句不好听的,哪怕做手术过程中地震了,手也不能抖!”那位被叫做王老的C位男子出言反驳道,“我们手一抖,对我们来说是手术中不能控制的意外,但对病人来说确是永久的伤害。”

  “王老说的是。”金丝眼镜男诚恳的接受了教诲,“那我先去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