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1章 火锅皇后(求月票)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比妻子何永慧的长袖善舞,廖常光话不多,同夏景行握完手,说了两句就站到了一旁,把舞台让给了自家老婆。

  对此,夏景行非常理解,这也是地方特色了,都是“耙耳朵”,当家做主的都是妻子。

  龙湖、当当……皆如此!

  众人分别就座后,尹明善笑眯眯看着何永慧,“何总,我刚刚都跟夏总说了,他们远景资本对火锅产业,也是有很浓厚兴趣的。

  小天鹅接下来有什么发展想法,你直接跟夏总谈就好了。”

  何永慧点头,看向夏景行,微笑问道:“夏总,我想请教一下,你觉得我们这火锅店,做成几十、几百家连锁店,有没有办法上市?”

  夏景行摆手,淡笑道:“请教不敢当,咱们就权当互相交流吧。

  火锅产业这块,我不熟悉,但资本运作,我还是略有一二心得的。”

  “夏总,你谦虚了。”

  胖阿姨满脸堆笑,她老公则在一旁微笑,不说话。

  夏景行继续道,“目前国内还没有餐饮公司上市,但在美国有,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下,不仅仅是胖阿姨两夫妻,尹明善父子也来了兴趣,齐齐看向夏景行。

  “连锁餐饮品牌要想上市,财务数据首先得达到上市门槛。”

  夏景行给几人上起了课,“财务数据想要达标,门店数量就得做上去。

  而门店要扩张,就会产生一系列涉及标准化服务、口味的难题。

  麦当劳、肯德基都是上市公司,他们为什么能上市,就是因为解决了这些问题。”

  何永慧点头,“夏总,你的意思是,小天鹅假如想要上市,首先得统一服务和口味,是这意思吧?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这上面下工夫。

  从1990年起,我们就在蓉城开出了第一家直营分店,在1994年,又在津城开出了第一家加盟店……

  发展到现在,我们拥有自己的火锅底料加工厂和物流配送公司,还在渝北区建立了8000亩辣椒、5000亩花椒两个种植基地……

  我们发展了这么二十四年,一直在想办法往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整合手里的资源,让公司运作更加高效。”

  夏景行微笑,小天鹅火锅不同于完全直营的海底捞,其两百多家门店中,一大部分都是加盟商,仅有小部分是直营。

  而种植基地、火锅底料厂、物流配送公司,都是在为这些直营和加盟店服务。

  海底捞的夸张服务是其从火锅行业出头的一大制胜法宝,但另外还有很多法宝,例如管理与人才激励机制,供应链体系等等。

  小天鹅与其相比,很多东西只有表面架子,却不具备内在精髓,换言之,就是粗糙,不够精细化。

  “说实话,小天鹅这开店速度不算很快。”

  夏景行笑着对何永慧说道,“特别是,大部分店都是加盟店,虽然是统一的招牌,但是在口味、服务上面,却难以做到统一。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要健康、长远发展,这很关键。”

  夏景行还有话没说完,肆意授权品牌,那透支的也是品牌的生命力。

  小天鹅从1990年开始做连锁,十六年过去了,直营分店还才几十家,加盟店也才只有一百多家。

  虽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钱也赚得很稳当,但离上市还有一段路要走。

  顺丰和四通一达,其实也是代表了直营和加盟的两条路,选择不一样,结果不一样。

  何永慧微笑说:“夏总,你说得对!我当然知道直营店更好,可是资金、管理,这些都是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也是我们想引入风险投资的重要原因,除了希望资本提供助力外,我们还想引入更成熟、专业的管理模式,大家一起来把小天鹅这个连锁品牌做好。”

  夏景行手指敲打桌面,这小天鹅火锅底子很不错,但模式和经营理念有很大问题。

  而风投也不是真的就只投钱,投后管理和赋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各家风投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