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3章 前路艰险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选的是浓硝酸!硝酸的价格便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国内产量也很充足,在随后的实验室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建成放大试验生产线后,我们发现了问题,这种工艺只能在低温下操作,一旦遇到明火、高热就会爆炸,严格限制了产能不说,硝酸腐蚀性强,原丝的质量也很难把控。”

  “为什么不换一个工艺?”杨东升问。

  “等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国内已经在硝酸法上投入了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换一种溶剂就得从头再来!拨款削减后,就更没有条件换溶剂了,而且当时学界有一种思想——我们的路线是对的,不行是因为工艺还不够完善。我的老师就一直认为是溶剂和引发剂的杂质太多,金属离子的逸出造成碳纤维的结构缺陷,一直在这方面做研究。直到2000年资金稍微宽裕了一些,华京那边先突破了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纺丝技术,我们也转向二甲基亚砜,才取得了目前的成果。”

  杨东升点点头,“这种碳纤维的相关专利在你们自己手中,还是在煤化所手中?”

  几人闻言都有些错愕,半晌才道,“这个,还没来得及申请专利!”

  这次轮到杨东升惊讶了,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没有申请专利,杨东升要是有个坏心思,完全可以甩开他们,自己干。

  杨东升扭过头,赵副总忙把耳朵凑了过来,“你去西北煤化所,给他们一笔钱,务必把这件事的首尾处理好!”

  不管西北煤化所那边重视不重视,杨东升必须把这事做的让他们找不出理由来。

  座谈会最后,杨东升道,“条件赵副总应该已经告诉你们了,希望你们能早日到岗,毕竟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有硬仗要打!”

  当初东丽是拿出自己的原丝技术,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交换碳化技术,才只用四年时间就实现量产T300。

  杨东升他们要面对的情况更复杂,国内还没有公司掌握碳纤维量产技术,国外已经量产碳纤维的公司不会跟他们交换。

  日本可以从全世界进口生产设备,而我们所有跟碳纤维生产、应用相关的设备全都被禁运。

  想做碳纤维,他们必须跟做半导体一样,做全产业链。

  从二甲基亚砜和聚丙烯腈的聚合、提纯,到纺丝用的喷头,之后的氧化炉、碳化炉,甚至是碳纤维应用阶段的铺丝机、编织机、热压罐他们都得自己做。

  但凡缺了任何一点,他们都会被卡脖子!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

  前世的2010年之后,国内突然冒出了一大堆碳纤维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没有核心技术,都是直接从日本进口原丝,然后拿回来碳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日本甚至“好心”到以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向我们供应T300碳纤维。

  因为2009年,我们国家成功生产出了T300级的碳纤维。

  日本企业就是要趁我们国家的碳纤维产业还没有发展壮大的时候,挤死我们,这种计谋他们之前已经用了不止一次。

  这也是之前杨东升不敢进入这行的原因,一旦他们取得突破,就会面对日本企业的全力打压。

  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进入,血本无归不说,还有可能断掉整个中国碳纤维产业的最后一点希望。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