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七章 官?匪?_盛唐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到了隋唐时期,已经有些‘利字当头’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后人对华夏历史曾有一个阶段性的划分。

  由王道而霸道,自三国开始,经五胡乱华之后,礼乐崩坏。后来虽又重建礼乐,但是与汉时的礼乐已经有所不同。不过,杨守文很高兴,他并没有看错明秀。

  “子寿。若情况不妙时,你见机行事,能走就走。”

  杨守文说着话,从枪囊中取出大枪。

  张九龄勃然大怒。“杨君这是什么话,难道张九龄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吗?”

  说着话,他一招手,身后两个壮汉便走过来。

  “张大、张二,你们从现在开始,听从杨君调遣。”

  杨守文正要劝说。忽听山下,传来了号角声。

  一骑飞驰而来,冲到了半山腰,厉声道:“杨守文,再问你一遍,可愿投降?”

  杨守文冷笑,探手抄起一张弓,弯弓搭箭,对准了那马上的骑士,厉声道:“废话忒多,尔等要战便战,藏头缩尾算什么好汉?”

  话音未落,那利箭离弦。

  杨守文的箭术是得阿布思吉达所授,后来遇到薛讷和薛楚玉的时候,也曾得到过指点。

  那薛家射术,可谓天下无双。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虽然是一个传说,可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那箭术何等高明。

  杨守文这一箭,快若闪电。

  那马上骑士甚至未能做出反应,就听一声惨叫,便被射落马下。

  霎时间,山上传来一连串的喝彩声。

  山下的青年将军脸色一变,心中暗自叫苦。

  本以为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想到……这件事恐怕不会善了,就算杀了杨守文,结果也会非常严重。他现在开始有些后悔了,为什么要听从别人的蛊惑?这杨守文如此刚烈,恐怕那些人从一开始,就想着要害他性命。这件事,必须要设法脱身。

  想到这里,他已经有了决断。

  不过在脸上,他仍旧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对孙先生道:“孙先生,这杨守文如此不知好歹,合该丧命于此。请先生下令攻击,本将军督战,看他能嚣张几时。”

  孙先生点点头,抬手从马鞍桥上摘下一口大刀。

  “传令下去,出击。”

  伴随着孙先生一声令下,山下的匪人齐声呐喊。

  步军举起盾牌向山上发起冲锋,弓箭手在后,仰射山顶,一时间箭矢如雨……

  “明礼,举盾迎敌。”

  明秀大声呼喊,就见那二十八宿举起盾牌,斜搭头顶,身形半蹲。

  只听一阵密集的声响,那箭矢飞落,打在盾牌上发出阵阵声响。

  杨守文从地上拿起一支箭,扫了一眼之后,脸色更加难看。

  这是折冲府专用的雕翎箭,和边军所用的鹰翎箭不同。和禁军所用的凤翎箭也有区别。

  雕翎箭的出现,也代表着吕程志的猜测没有错。

  杨守文半蹲在马车旁边,向山下看去,慢慢抄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