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1章 分权与民_大唐龙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长安奔丧,如何不让人伤心?

  冷锋在一边静静的钓鱼,决心不掺和他们的家事。

  李治造反,还连累了那么多的人,弄成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是罪有应得,没什么好可怜的。

  哪怕到了现在,还有人记得大唐有一个在逃的乱臣贼子。

  太阳很足,李世民只是晒了一会儿就闭上了眼睛,呼噜声不一会儿就响了起来。

  看着池塘边玩乐的李继愿,李承乾问冷锋:“师父,您觉得继愿适合成为下一代皇帝吗?”

  冷锋把鱼竿放下,说:“适不适合不是我说了算的,承乾,你应该很清楚,按照你现在搞的朝廷局面,下一代的皇帝就算昏聩了一点,也不会出什么大事。现在的大唐举国安定,就算有什么人想搞事情,百姓也不会放下现有的安定生活跟着他造反。历史证明,没有百姓参与的谋反都是叛乱而已。你虽然放弃了一些权力,但是同时也减少了皇帝犯错的可能。皇帝既然不会出现大错,人选什么的,就只是上一代皇帝说的算的罢了。”

  冷锋也是等回到长安才知道李承乾做了多少的安排。如今三省六部制的朝堂被李承乾分化到了极致。除了兵部户部吏部以外,其余的地方最高长官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四个人以上。一项政令的通过,需要四个人共同研讨通过才行。这样做虽然耽误了时间,但是胜在稳妥。

  尝到分权的甜头以后,李承乾没准会继续放权,就留下十六卫的兵权不放。

  当外部的权力放的差不多,皇帝虽然有被架空的嫌疑,但是对于长治久安来说好处简直不要太大。官员、勋贵、豪族之间只有相互监督,相互较劲,才能相安无事。这样,皇帝的作用大概就剩下了替代上天行使权力,作为天权的象征统治国家了。

  这跟君主立宪制度很像,只是粗糙了很多很多。

  见李承乾洗耳恭听的样子,冷锋到底忍不住说了一句:“其实你只要把权力一层一层的下发,直到下发到百姓手里,你们李家的江山基本就算是永固了。”

  李承乾张嘴笑了:“师父说的是,徒弟就是这么想的。对于大唐来说,与其由朝廷监控天下官员,不如让天下百姓来监控。道州一级的官员的任命是最重要的,不适合胡来。但是我想试试,等文院的学堂开设到大唐各处,就让本地的百姓选举推出本地最合适的官员。毕竟,现在好多文院的毕业生都喜欢到自己的故乡任职,委任县令之类的职务,他们也不会觉得屈才。”

  冷锋点了点头:“其中的变化,不是三言两语或者实验就能看得清的,我觉得你可以用草原试试手,再逐渐推广到全大唐。”

  说到这里,冷锋便闭上了嘴,再也不说一个字。

  虽然李承乾想到了这条路上,但是冷锋不希望这条路是他领着李承乾走的。只有一个皇帝亲自走过这条路,认识到其中的利害,才是对大唐有利的。

  李承乾见师父闭嘴了,知道师父不想再多说什么,只能抓着鱼竿,低头考虑。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