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827章:三年后,东出!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思,吕武早就不是那个孤家寡人,国祚方面能够选择的继承人非常多,能够任事的子孙也是不少。

  只是汉国跟其余国家真的很不一样,其余诸侯几乎全是公族政治,吕武对待自己的子嗣则是显得很不一样,把他们丢到中枢之外,压根就没有二代在中枢掌握权柄。

  因为这一点,不少诸侯等着看吕武笑话,一些诸侯则是好像发现了强国的“密码”似得。

  熊围就是有自己解读方式的诸侯之一,他看到汉国没有公族大肆掌权,国家却是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壮大,得出一个公族是害虫,阻止中枢掌握更多人口和资源的结论。

  在那种认知下,也是熊围面临的情况不一般,他在朝堂上展露出谋求变法的态度,不等公子罢敌从汉国归来,派出另一支使节团前往“长安”要获得汉国在楚国变法上的支持。

  简而言之就是,熊围知道楚国跟汉国是一种竞争关系,然后他还是请求吕武能够派出人手指导楚国进行变法。

  那种想法和做事手法很奇葩吗?一点也不呀。

  反正熊围的做法在春秋以及战国阶段显得很正常,不止一名君王做过类似的事情,一开始跟异国借人,到后面从异国招揽人才,熊围只是第一个那么干的君王而已……,好像也不对?

  晋国还健在的时候,吴国就不止一次向晋国借人,晋国也真的派出人手帮助吴国发展。

  所以,熊围并不是第一个向异国借人的一国之君,其实寿梦才是。存在区别的是吴国跟晋国属于是盟友的关系,楚国则跟汉国是一种竞争关系。

  吕武并不知道熊围已经搞出骚操作,一些事态的改变让他需要新增一些职务。

  汉国目前是一种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的混合体系,庆幸于吕武早就在培养人才,不至于官职多了却出现空缺,存在后患的是在职官员超过八成不是贵族就是贵族的二代。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两汉时期的“寒门”谁不是家资富足,缺的不过是朝堂上的人脉罢了;哪怕到了有唐一代,当官的那些人,他们谁还不是先天上或后天抱大腿,一个个有着深厚背景;即便是号称只要读书就能当官的两宋,也不想一想能读书需要的前置条件,别拿一些极个例的事情说事,用“幸存者偏差”的那一套来忽悠人。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需要一件又一件慢慢办,吕武没有那个条件在短时间内消灭贵族,事实上贵族也不可能被消灭,没有明面的贵族,还能完全没有权贵?

  吕武能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在建国后有两成官职落在非贵族手里,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寡人欲增‘中郎将’一职,为上将军之下。”吕武承认自己又抄老刘家的作业了。

  在吕武的计划中,除了中郎将之外,还有将军级别的军职。

  汉国在未来会一再发生大战,新增军职是一种刚需的需求,以其到时候发现原有制度不顶用再干着急或是临时改变,不如事先就将一切安排妥当。

  众臣没有多么诧异。

  新增官职是吧?国家制度都是新的,搞出另外一些职位,有什么值得一惊一乍的。

  随后,吕武让人公布了一些职位的调动。

  核心高层的官职人选没有变动,军队的中上层则是一下子增多了五个,其中解平成“五官中郎将”了。

  又双叒叕……抄老刘家作业啦!

  军队结构出现改变,众臣好像是嗅到了什么味道,一下子变得亢奋起来……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