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做本官的学生吧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叫严成锦,更别提奉新雅溪那旮旯的人。

  宋景如捣蒜般猛地点头。

  签了‘迎客松之子真容不得泄露之保密契约’,又抄了一百遍,发了一百个毒誓,严成锦带着他来到曾府。

  曾府的门子通报了一声,将他们带至正厅,墙壁上挂着许多书法墨宝,似乎听王越提起过,曾鉴有收藏癖,喜欢收集墨宝。

  曾鉴正在书房看老先生写大字,与三国交付铁具的事,想得他头疼,听说严成锦来了,就快步来到正厅。

  “贤侄来了。”曾鉴瞧见,他身后还站着一个愣头愣脑的书生,背着个包袱,便问道:“这位书生是?”

  “学生宋景,见过前辈。”宋景不知道,这里是工部左侍郎的府邸。

  严成锦把曾鉴请到一边,道:“大人收不收门生?”

  曾鉴回头一看这书生憨憨的样子,沉吟几声,有些为难:“世伯从来不收门生的,收门生太累,也不搞结党营私那一套。”

  政治抱团在朝廷十分常见,要么是同乡抱团,要么是师生抱团,要么是南北直隶各自抱团,倒也不难怪曾鉴这么说。

  严成锦想了想:“铁具之事,不知工部如何处理?”

  “从坊间收了大批铁具,库存的加上新炼制的,勉强能凑齐。”曾鉴道。

  朝廷用粮食换民冶的铁具,然后再把铁具交给暹罗等国,其中粮食价格波动,和铁具价格波动,不是朝廷亏损,就是商贾亏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推荐此人给大人做门生,实在是因为他太特别了一些,大人可知道,他让桑蚕吐丝多了一倍?”

  曾鉴惊喜若狂:“贤侄说的可是真的?!”

  严成锦把强者法则能用在蚕丝上,让蚕吐出来更多丝说了出来。

  其实大寒也冻死了许多桑蚕,只是桑蚕的地位不如耕农那样重要,才没被放在第一位,江南织造局冻死了多少桑蚕,工部再清楚不过。

  这就是一个新科学理论的价值所在,一个看似简单的理论,却能掀起各个方面的发展。

  严成锦看向宋景:“此人弄出来的,大人不如自己问他,天黑了,下官要回家了,晚了路上不安全。”

  曾鉴心潮澎湃,大步来到宋景身前,殷切地看向他:“可是真的?”

  “大人一看便知。”宋景拿出竹筒,倒出几只肥得不像样的蚕虫。

  比普通蚕虫将近大了一倍!

  曾鉴满脸不可思议地抓起来一只,他也见过蚕,但没见过这么大的。

  一匹丝绸在本土上不过卖几两银子,到了海外,却能卖到十几两银子,连生丝也很好卖,只是每年产的蚕丝不多。

  工部要立大功啊!

  曾鉴哈哈大笑出来,看以后哪个言官还敢说工部只花银子,不挣银子,本官一巴掌呼死他!

  “你可知道,带你来见本官是为何?”

  宋景犯嘀咕一声,有些戒备:“严大人说,只要给您当学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