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事上炼(第三更)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皇家,未经历过磨难,穿衣在百姓中本就是小事,对于藩王而言,却成了大事,身边没有伴伴,连穿衣都不会。

  藩王制之弊,便是由于藩王纵欲享乐,不能体会百姓饥寒疾苦所致。

  他们在封地肆意鱼肉,擅役乡民。

  若荣王改过,可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苦他一人,安天下千千万万人,何不为之?

  你整日说良知,却想救走荣王,为兄看你,连良知都没有。”

  王守仁怔住了,目光直勾勾地盯着严成锦,宛若一盆开水倒在他脑袋上,茅塞顿开。

  “在下…在下惭愧!”

  “你回去吧,你的心学还需多做功课。”

  王守仁脑海中,萦绕着事上磨练这四个字,他一脸沉思走出小院,撞到门上也丝毫不觉。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老高这狗东西,整日忽悠呆子。

  “老高,你何时成呆子的兄长了?”

  他方才分明听见,严成锦称了为兄。

  “如今还在考核,殿下再不走,臣要记在审核大计中了,会得差评的。”严成锦道。

  “今日找你有事,宁王奸诈狡猾,偷了本宫的主意赚银子。”

  “臣知道了,会给他记过的。”

  “还有,本宫只想要下等评定。”

  “……”

  朱厚照拍拍衣服,偷偷摸摸走出小院。

  “今日过后,或许,阳明心学可扬名天下……”

  严成锦琢磨着,阳明心学已成,是不是该出书了?

  史上,阳明心学推出后,受到许多读书人的追捧,有成为畅销书的潜质,不少银子呢。

  良乡衙门前,朱祐枢本以为可以回京城了。

  可是,王守仁忽然带他来这儿,人却不见了。

  “王爷,恕下官不能带您回京城。”王守仁不知何时,出现在他侧旁。

  朱祐枢愣住了:“你,狗官!敢欺骗本王!”

  王守仁抬脚便上了马车,朱祐枢想追,不知何人给他一掌,晕了过去。

  两个暗探把朱祐枢拖回茅草房,丢在木板上。

  ……

  汪洋大海,

  张家兄弟的漕船飘荡在海上,他们不停的划,可是浪太大,漕船左右飘忽不定。

  张延龄划不动了,转过头:“哥,我想歇会儿。”

  张鹤龄一巴掌拍过去:“没出息的东西,粮都快吃完了,这样何时才能到满加剌国!”

  可是满加剌国在哪儿?张延龄愁着脸。

  说好了出海再问路,可是海外,连个鬼影也没有。

  张鹤龄坐在船上,拿着单筒望远镜,倏地,他瞧见远处有一个黑影,是艘大船。

  “弟,有船了,先别划,我问问。”

  不多时,一首九桅杆的大船破开海浪,来到眼前。

  张鹤龄忙不迭问:“打听个事,满加剌国在东边还是西边?”

  大船上,倭寇看见漕船上有粮食,便命人将张家兄弟带上来。

  张鹤龄和张延龄站在甲板上。

  还是大船好,平稳!

  不像他们的漕船,摇得七荤八素,想吐,还得忍着。

  即便已经慢慢适应了晕船,可还是大船舒服。

  自己买,不如蹭别人的,万一捡不到银子,也不亏。

  “你们去不去满加剌国?”

  倭寇打量他们一眼:“你们想干什么活?”

  “我们什么活也不想干,就想去满加剌国!”说完,张延龄豪横地转过身,对张鹤龄道:“哥,不用怕,我去过土匪窝,就跟府里一样。”

  正在这时,一个头上绑着红巾的人走过来,打量张家兄弟一眼:“这身子骨,干不了重活,人剁了,船留下。”

  倭寇拔出腰刀,银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张鹤龄差点吓出尿来:“我们什么活都能干!”

  “这船去哪儿?”张延龄战战兢兢。

  “岛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