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3章 本官预判了你的预判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灭火,堪称妙计。

  弘治皇帝想到关键之处:“可天雷乃是上苍责罚,严成锦说的避雷针,是何物?能避开雷电?”

  百官也是头一回听说。

  “是一根通到地下的铁针,能吸收雷电,躲避天劫。”严成锦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话。

  大明防火极为严格,为何还会起火,东区还烧了,有时就是雷劈的。

  所以,先得躲避天雷,否则设再多的更夫,也无用。

  其次,就是足够多的水。

  这与后世安置在房间里的消防系统,有些类似。

  五城兵马司驾驭水车,就像后世的喷洒车。

  大明的设施和装备有限,严成锦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只有如此。

  户部给事中徐红律瞪大眼睛,满脸不信:“天下有物体能吸收天雷?你骗谁呢!”

  雷电在坊间,被认为是天公发怒。

  但朱熹对它的解释,则是阴阳之气,闭结之极,忽然迸出。

  所以,读书人对雷电的理解,很玄学。

  但又没办法解释清楚。

  严成锦想了想,转而问:“徐大人不信?”

  “本官也不信!”吏部给事中李锭一说道。

  大殿中质疑严成锦的人,越来越多,雷火所及,金石消融,哪里有能承载雷电之物。

  此子分明是信口雌黄。

  至少在他们的认知里,雷电是上天降下的惩罚,才有做亏心事,会遭五雷轰顶的说法。

  严成锦年纪不大,难道读的书,比他们还多不成?

  可又觉得奇怪,此子稳重,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一时间,这两个想法在他们脑中形成冲突。

  雷电是天罚是事实,严成锦很稳重也是事实,哪一个才是真的?

  弘治皇帝和刘健也不信,铁针能吸纳雷电,这是什么道理?

  严成锦在想,徐鸿律和李锭一是宁王的人?还是看他升迁过高,心生嫉妒?

  “徐大人和李大人不信,本官有办法佐证,只是希望两位大人配合。”

  徐红律和李锭一相视,眸中放光。

  “若无法佐证,就是欺君,严大人知道吧?”

  “若无法佐证,你当如何?”

  严成锦想了想,道:“本官辞去都御史,只是也请两位大人签下一张令状,生死勿论。”

  百官大惊失色,怎么还会死人?

  弘治皇帝出面制止,清了清嗓子:“爱卿何至于此?”

  徐红律和李锭一有点退缩了,谁知严成锦是不是故意害他们。

  严成锦道:“应当不会死人,两位大人不敢,既然如此,那本官不佐证了。”

  “陛下,我二人愿意。”

  此子就是弄虚作假,以会死人来吓唬他们,这样就不用佐证了。

  想得美,差点就上了这小子的当!

  徐红律和李锭一忽然恍然大悟。

  王守仁看向严成锦,总感觉是老高兄的奸计?

  严成锦在朝堂上写下一张令状,让徐红律和李锭一签字画押。

  弘治皇帝想要阻止,可又觉得没必要,真要出人命的时候,再制止就是了。

  若凡人能对抗天雷,实乃大幸。

  “何时开始?”徐红律将手抬起来,不屑地问道。

  “要佐证能吸雷,就得先有雷,还请两位大人等等。”

  倒是有理,没有雷怎么佐证?

  弘治皇帝特意命人,去问钦天监监正。

  周正站在广庭中观测天象,夜里又观测星象,才禀报:“三日后,或许会有雷雨。”

  这个结果,与王守仁观测的相差不多。

  严成锦知道,开春了,有春雷是必然的,只可惜不是夏天。

  这个实验,按理还有两百年,可他等不及要先揭露真相了。

  三天晃眼过去,严成锦却没有丝毫动静,就像往日一样上朝。

  徐红律和李锭一愈发笃定,严成锦是骗人的。

  “此子就是骗人,吓唬我等,看他如何收场!”

  到了傍晚,原本明亮的天空,突然变成了黑夜。

  乌黑的云朵将天空覆盖,雷光乍现,天空宛如暴怒狂躁的野兽,轰鸣声不绝于耳!

  严成锦对着弘治皇帝道:“陛下,可以开始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