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1章 圣明裁决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又将几本弹章翻开,勒令:“衍圣公府良田不可超出十万亩,设为定例。

  其余孔府子弟,以户计量,不可超两千亩。

  其余皆分还百姓,以摊丁入亩缴赋税。”

  土地减少了,但孔府的子弟能科举为官,能做买卖。

  百官相视一眼,兵部给事中魏文枫站出来:“陛下归还田地,无可厚非,可推行摊丁入亩有些不妥。”

  “臣以为,魏大人所言有理。”户部一个给事中道。

  弘治皇帝看向魏文枫道:“无田的百姓,有百万之数,两位卿家以为,要如何养活他们?”

  “这……”

  摊丁入亩推行后,对于弘治皇帝而言,这就是用来养活流民的。

  严成锦叹息,陛下还是不忍心将孔府的田地,全部剥夺。

  幸苦收来的罪证,也仅能令孔闻韶流放满加剌。

  “内阁拟旨吧。”

  “臣等遵旨!”

  这一议,就是两个时辰,堪称今年最长。

  通政司将邸报传出皇城,再由坊间士绅,传遍天下,以节省纸张。

  读书人听闻,衍圣公被流放满加剌,惊愕得无以复加。

  可看到公告和邸报,孔府占据田地百万亩,百姓相继以腐肉为食,又觉得愤然。

  “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弘绪奸淫掳掠,儿子也如此。”

  “小朱秀才说得对,孔闻韶来良乡,怕是担忧事情败露,博取我等同情。”

  “难怪,衍圣公会入京。”

  读书人的智商,集体上线,茶楼和客栈,一片教训的声音。

  看到官府罗列孔府的罪状,纷纷咒骂孔闻韶。

  王守仁摇摇头。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论谁承袭衍圣公,都逃不了这劫。

  孔闻韶极为无辜,才承袭半年,就遭逢朝廷彻查山东。

  十王府中的孔氏扈从,被锦衣卫驱逐出来,关入锦衣卫诏狱。

  严成锦派人打听,听说孔闻韶没有后人,也就放心了。

  文华殿,

  弘治皇帝心事重重,御案上摆着一份午门禁卫处得来的血书,乃坊间书生为孔闻韶求情。

  坊间的书生,也不全为落井下石的人。

  “圣旨已下,命这些书生散去吧,新袭衍圣公为何人?”

  李东阳作揖:“臣已派翰苑大学士,前往曲阜考察,一月后,可递交敕封候选名单。”

  孔府的土地归还百姓,就像一块千斤大石从马车上丢下,腐肉从朝廷身上割除。

  山东也还需休养生息几年,才能恢复往日太平。

  朝廷派人前往剿灭白莲,恐怕又不得安生了。

  弘治皇帝叹息一声,点点头。

  ……

  京城,棋盘大街。

  一个书生背着竹箱,手中拄着干枯的竹棍,拉住行人:“敢问惠民药局怎么走?”

  “在成贤街。”见这个人穿着破旧儒裳,忍不住问:“进京赶考的?”

  书生作揖点头:“路途遥远,身子孱弱,不幸染了小病。”

  又问了几个路人,来到惠民药局前。

  门上,挂着悬壶济世的大匾,看病的百姓和士绅,排成长龙。

  书生疑惑:“老翁,这两方队列有何不同?”

  “这边是排队看汪机的,这边是良乡的寻常郎中。”

  书生沉思片刻,自身的疾病不算严重,只是感染了风寒罢了,走到人少的一列中。

  一个时辰过去,终于踏入惠民药局的正堂。

  郎中望了书生一眼:“伸出手来,有何不适,仔细与我说说。”

  说着,将手搭在书生的脉搏上,又看看舌苔。

  “赶路途中浇了一场雨,偶感头晕,肢体无力。”

  “染上风寒了,喝几副药便能痊愈,你叫什么。”

  “在下姓严,单名嵩,山高嵩。

  敢问郎中,这副药多少银子?”书生略微窘迫地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