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天降大任于锦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

  可没想到,太后却吃出口糜来了,茶饭都吃不下去。

  太医院来了几个女医官,给太后看过之后,束手无策。

  弘治皇帝让人叫来太医院的院判刘文泰,刘文泰进屋查看了一番,便出来禀告道:“太后阳旺阴虚,湿与热淤,郁久则热,热气熏蒸胃口,致满口糜烂,需要服用一些汤药调理。”

  太后张着苍白的嘴,有些吐字不清:“哀家疼得……茶饭都吃不下,如何吃这汤药?”

  刘文泰面露难色:“恐怕还要让太后忍一忍。”

  李东阳想了想,便站出来:“或许翰苑严成锦,或许有办法。”

  弘治皇帝转过身:“李卿家此话怎讲?”

  “臣前日口中生疮,服了他调制的药粉后,如今已经好了。”怕弘治皇帝不信,李东阳上前一步。

  刘文泰撬开他的嘴,只见里头的疮口,已经愈合,糜烂的白肉,只留下淡淡的痕影。

  “不过两日。”刘文泰啧啧称奇:“陛下,是口糜所留痕迹。”

  被弘治皇帝传谕时,严成锦整个人还是懵的,一听是太后生了口糜,这不是闹吗?

  我是编撰啊,宫中就没有医官了?

  太后年迈体衰,万一给人治得撒手人寰了。

  这活万万不能接,得推脱掉才行。

  到了仁寿宫,严成锦十分恭敬行礼:“臣是翰苑的文官,得知太后凤体有恙,心中望安,可臣对医术,着实一窍不通。”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转而又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劝了劝:“你就用那药粉先试试。”

  治死了算谁的?

  太皇太后和弘治皇帝舐犊情深,必定不会宽宥。

  严成锦苦着一张脸,“术业有专攻,陛下还是请御医吧。”

  一旁清风道骨模样的老者站出来:“老夫正是太医院院判。”

  严成锦知道他,这不就是被成化皇帝提拔的传俸官,最后把成化皇帝医死的蒙古大夫吗。

  不对,他把弘治皇帝也医死了……

  蒙古界一流大夫。

  万一太后有什么闪失,被他医死,好像也说得过去啊。

  严成锦见左右推不掉,便恭敬地道:“陛下,臣并非大夫,只是知晓家中所传的药方,恐怕还需刘太医来主持大局。”

  刘文泰站出来一步:“理当如此,老夫愿主持大局。”被如此推崇,不由对严成锦多了一些好感。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

  严成锦伸手道:“刘大人先请!”

  刘文泰含笑谦虚:“严大人先请。”

  严成绩道:“还是刘大人先请。”

  弘治皇帝怒了:“人命关天,如今是讲礼数的时候吗!”

  刘文泰吓得一激灵,连忙走进寝殿里,其实他也只是谦虚一下,心下对尊老爱幼的严成锦,又生出几分好感。

  严成锦道:“刘大人,下官要看看太后是否是生了口疮。”

  刘文泰道:“善!”

  严成锦不敢乱下药,还是要先确认太后生的,真是口疮。

  要真死了,还有刘文泰顶着。

  此时,太后正躺在榻上,一旁站着几个太医院的女官。

  严成锦行了礼:“臣严成锦,奉陛下旨意,特来瞧瞧太后的口糜。”说瞧不说看病,便扯不到自己身上。

  太后忍着痛:“哀家这不争气的身子,皇帝一定费神了吧,你们去告诉皇帝,不必牵挂哀家,还有很多朝事……要议呢。”

  刘文泰热泪盈眶:“臣斗胆,再给太后瞧一次,这是陛下的旨意。”

  太后张嘴困难,每次张开都很疼,严成锦庆幸,叫了刘文泰进来,确认了口疮,就可以写方子了。

  写下西瓜霜的方子,并让刘文泰过目一遍,在上头签上大名,才让太监速去太医馆取药。

  不多时,研磨成粉的药被送过来。

  “稍等,先试药,让刘太医先试试。”严成锦拦住那宫女。

  刘文泰用手指蘸了一点,送入口中,点点头:“无恙。”

  太后体虚,马虎不得。

  又观察半个时辰,确认刘太医无不适症状。

  严成锦才道:“可以给太后上药了。”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