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1章 内阁新制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轻易就废除了。

  谁请乞的?

  诸公茫然四顾。

  杨随守看向严成锦,只见他持着芴牌站在原地,倒不像是他请乞的样子。

  此事彰显陛下奢靡,就像看人出丑般,严成锦有自知之明,并不想揽功。

  “此事如此作罢,诸公还有事要议吗?”

  大殿中一片死寂。

  弘治皇帝看向萧敬,站起身来:“退朝吧。”

  严成锦走出大殿,御阶下的小太监早已等候多时了般,慌张地小跑过来:“严大人,您快救救皇孙吧。”

  朱厚照在胡闹,也不会拿皇孙取乐,不过,严成锦决定去东宫一趟。

  上次去了东宫,朱厚照让他来,为了安置宣府逃亡的一万余流寇。

  皆安置在房山,故而,房山又多了一座流民营。

  “向前走两步,向后走了两步,转头。”

  还未走进东宫,却听朱厚照乐不可支的声音。

  皇孙挺直小身板,肉嘟嘟的小脸满是疲倦,大眼睛看向朱厚照,唯恐自己做错了般,模样惹得小太监们疼惜。

  “做得不错,威武,坐下吧。”

  皇孙得令后,乖乖地坐在地上,大眼睛不敢移开朱厚照。

  严成锦面色古怪地问道:“殿下在做什么?”

  见严成锦来了,朱厚照兴高采烈:“本宫在操练儿子。”

  皇孙看见严成锦,朝他屁颠屁颠地走过来,昂着头,小手抓着严成锦的玉佩,眼神求助。

  “威武,坐下。”

  皇孙有些不乐意般,但又乖乖地坐在地上。

  严成锦说道:“皇孙才一岁三月,殿下操练太早了些。”

  “文官教威武读书,本宫自然不能落了下风,否则,岂不害了威武?”朱厚照认真道。

  “你来找本宫做什么?”

  “无事,臣只是来看看,这就离开。”

  说罢,严成锦转身走了,一会儿派人通报陛下,就会有人来将朱载堃带走。

  回到内阁值房,李东阳三人皆不在,正是阅奏的时候,若是陛下宣召,会连他一起召见。

  有些奇怪!

  “三公去何处了?”

  严成锦召进来当值的翰林,认真地问。

  那翰林面色忐忑,有些不忍:“刘公的眼睛瞎了,李公和谢公一同去了汪神医那儿。”

  刘健年高七十三,整日需看大量的疏奏,蜡烛的光线很朦胧。

  严成锦坐上轿子前往惠民药局。

  身穿儒裳的弘治皇帝站在床榻旁,刘公于他逾越君臣之情,此刻,面上有些焦急。

  李东阳和谢迁分立左右,目光聚集在汪机身上。

  汪机躬身:“学生能治愈一只,另一只血气淤塞,恐不能视。”

  刘健双目蒙上纱布,张口道:“老臣想要致仕回乡,请陛下准许!”

  弘治皇帝身躯微微一颤,面色平静宛如深潭。

  严成锦想不到,刘健竟想致使了,内阁若不招人,疏奏只怕批不完。

  李东阳和谢迁低着头,未出声劝阻。

  “刘师傅养好身子再说,朕先回宫阅奏。”

  严成锦和李东阳两人侍驾,随弘治皇帝左右。

  马车上,李东阳忍不住道:“刘公老迈,内阁的诸事繁重,不如准许致仕?”

  “只有一只眼睛,恐怕也难阅奏,臣附议!”谢迁附和。

  刘健和李谢二人,形成三公内阁的局面,这才初窥盛世,就有一人缺席。

  弘治皇帝面色复杂,愁着一张脸。

  严成锦陷入沉思,此事往大说是由于他变制,令内阁疏奏增多,往小了说是他阅奏太少,并未令三公任务增加。

  皆与他有关。

  弘治皇帝喟叹一声,良久才道:“朕不想令刘公致仕,内阁政事繁重,朕想由诸公再选两人,设武英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