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9章 殿前顶撞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严大人阅过了。”

  太上皇弘治铁青着脸,道:“是新皇让你偷的?”

  “不……不是,是新皇自己。”谷大用察觉到太上皇脸上的异样,连忙噎了回去。

  萧敬冷冷地看了谷大用一眼,示意旁边的小太监拖出去,廷杖伺候。

  太上皇弘治拿起一本翻阅开来,看到一半时,眸中若有所思。

  等到早朝时,才拉着脸淡淡地瞥了一眼朱厚照,又看向王琼:“三月前,鞑靼可是向朝廷请乞赈银?”

  王琼微微抬眸看向刘健和李东阳。

  他是得到内阁的准许后,才驳回的。

  刘健微微躬身,面色平淡:“是臣票拟这封疏奏。”

  大明从来没有真正将鞑靼看成自己的子民,毕竟,他们不是汉人,与安南一样是异域归顺的子民。

  在他心中,鞑靼的疆域,只是作为隔绝瓦剌南下侵略的缓冲地带。

  “赈济,只会耗费朝廷的靡费,朝廷需银子之处众多,也无力开仓。”蒋冕道。

  种族平等,是极难达到的。

  就以科举为例,难不成真让鞑人入朝当官?万一鞑靼人入阁掌权,内外勾结,朝廷地位岌岌可危。

  这个道理,就和藩王不能当官一样。

  李东阳点头道:“鞑靼人以部落聚集生活,动辄有万余人马,振臂一呼就可起兵,不能让其强盛。”

  先代皇帝一直想与鞑靼人和睦相处,但鞑靼人却一直想夺大明的疆域。

  朱厚照却打起精神,道:“父皇,靼人为官虽然还未有先例,可一直晾置在北方,朝廷以奴隶对待他们,迟早也会有反心。

  若他们起兵,朝廷就要给九边拨军饷。

  与其将银子用在打仗上,不如拨给他们,让他们安定不作乱。”

  这一席话,有点镇住了朝廷上的诸公。

  严成锦眼神一变,朱厚照谈到了一个治国之道,极为重要的问题。

  社会的维稳成本。

  诸如上一世,某些庞大的财团破产后,欠下巨额的债务,银行通过买下或其他交易方式得到这些债权。

  欠钱的人可以用极低的价钱,偿还这些债务。

  诸如欠一亿,只用换三百万,就能抵消这部分债。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

  因为每天破产和欠债的企业极多,一直积压起来,迟早就变成一个解决不掉的大麻烦。

  不引发惶恐和动乱,才有了这种做法。

  在封建王朝,建立新王朝事大赦天下,不仅是免死罪,还包括清理前朝留下的旧账。

  张敷华微微躬身道:“若与鞑靼开战,花费的军饷,的确为赈济的几倍不止。”

  一旦开战,九边士卒就需放弃屯田,带兵上战场。

  屯田荒废后,一切支出皆由朝廷支给。

  这是除了俸禄外,最大的一笔靡费。

  大殿中的人,面色变得认真起来,眸子看向朱厚照,露出期待之色。

  朱厚照见众人看着自己,喜滋滋地道:“朝廷应一碗水端平,鞑靼请乞赈济时,也要给他们拨发赈银。

  他们吃饱喝足,就不会跟朝廷作对了。”

  太上皇弘治深深地凝视着朱厚照,开口道:“这番话,严卿家教你说的吧?”

  “儿臣是父皇所生,父皇为何总是看不起自己?”朱厚照不满地看了太上皇弘治一眼。

  大殿中渐渐安静下来。

  此刻,太上皇肯定很顶,严成锦连忙替朱厚照解释:“与臣无关。”

  文武百官面带难色,不难猜到接下来,就是父子局了。

  与众人猜测的一样。

  太上皇弘治看了萧敬一眼,萧敬会意喊了声退朝。

  请收藏:https://m.bq10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